拍X光片受检者"裸透" 医院嫌麻烦防护用品成摆设
受检者缺乏防护意识,而医院嫌麻烦不愿主动提供
拍X光片受检者“裸透” 防护用品成摆设
(资料图片)
广西新闻网-当代生活报记者 陈佳嘉
核心提示
医学上认为秋天是最适合体检的季节,因此很多单位和个人都常常选择在10月、11月进行体检。南宁市民农先生最近在体检时发现,在医院接受胸透等放射检查时,检查人员没有给自己穿戴防护服。农先生认为,医院忽视了被检查者的身体健康。
根据农先生反映的情况,记者走访了南宁市区内的多家医院的体检中心,发现X光放射室门口都贴有“当心电离辐射”的警示,并且还在显要位置说明放射诊疗时的注意事项,然而前来检查的市民在接受检查时,医生没有主动告知并让体检者穿戴任何屏蔽防护装备。
多次拍片
她竟不知道要穿防护服
农先生的单位最近安排他们体检,在体检项目中,其中有一项为“X光胸正片检查”。之前,医生在线答疑,农先生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X光”放射对人体危害的文章,文中介绍如果在没有防护且照射量较大的情况下,胸透有可能会对人体产生危害,尤其是对男性的生殖系统。体检当天,农先生走进放射室时,护士没有给他发防护服,他还特地问护士“不是需要防护服吗?”护士回答说,“剂量很小的,没关系。”
在护士的肯定下,农先生在没有佩戴防护服的情况下,就接受了X光胸片照射。回到家后,农先生上网搜索发现“国家规定拍胸片是必须要佩戴铅防护服的。”
在国家卫计委(当时为国家卫生部)2006年出台的《放射诊疗管理规定》(卫生部2006年第46号令)中,对放射检查的患者和受检者作出了保护健康权益的规定:医疗机构及其放射诊疗工作人员对患者和受检者进行医疗照射时,应有明确的医疗目的,严格控制受照剂量;对邻近的敏感器官和组织进行屏蔽防护,并事先告知辐射对健康的影响。
覃小姐是一名癌症患者,曾在南宁市一家医院里做过治疗。在将近半年的住院期间,覃小姐拍了五六次X光片。出院后,覃小姐每3个月要回医院复查一次,每次复查都要做一次胸透,一年下来,她要做七八次的胸透检查。后来,她听朋友说,病人在做X光片检查时,要穿防护服。刘小姐觉很奇怪,“自己不管是住院,还是回院复查,从来就没有听说过防护服这个东西,也没有医务人员在检查前提醒过自己要换防护服。”
市民周女士有一个1岁大的孩子,近段时间常常反复咳嗽、发烧。医生怀疑她的小孩患上了肺炎,让孩子拍X光片,进行确诊。“当天是孩子的奶奶抱孩子进的放射室,老人和孩子都没有任何的防护用品。”周女士说。
下一页
第 页
放射警示
挂在墙上 却无人提醒
上周,记者走访了南宁市多家医院的体检中心和X光放射室。在一区级综合性医院体检中心内X光放射室排号的桌子上,贴了张温馨提示:孕妇不宜做X光检查。而在墙上还有一块患者放射时该注意的事项。其中写着:尽量减少陪检人员,处于孕期的家属、携带婴幼儿的家属禁止陪同检查;患者及其陪检者进入各类射线机房时,可主动要求工作人员提供防护用具,或执行工作人员安排的防护措施;患方应遵从执业医师制定的放射诊疗方案,切勿盲目要求不必要的射线检查项目,避免无效照射。
然而,记者在该放射室看到,前来体检的市民已经排了长长的队伍。排到队的体检人员进入放射室,直接走到X光机前面,用胸部贴近仪器,平均30秒左右就能为一名市民完成胸透检查。记者询问了将近20名已经完成该项检查的市民,他们都称检查时没有任何的防护用品。其中一名廖先生反问记者,拍X光片不都是这样吗?怎么会有防护用品呢!
记者以“想体检”为由咨询该体检中心的前台,一名医务人员提供了一份针对不同人群的体检套餐,医生在线答疑,在所有套餐中数码胸正片检查都是必检项目,其中40岁以上人群检查中,还多了一项颈椎的X光检查。
“三个月前,我曾经拍过一次胸片,现在再拍一次可以吗?”记者问。这名医务人员回答,现在拍X光片的辐射已经很小了,没关系的。当记者再次询问,准备备孕是否可以拍片时,医务人员明确说,如果准备要小孩就不能拍片。
在南宁市一家医院X光放射室门口,也同样贴着“当心电离辐射”的标识,并且提醒:孕妇原则上禁止放射检查。如果您是孕妇或者准备备孕的妇女,在放射检查前,请务必告知工作人员。在此,记者遇到前来入职检查的小王,与他一起的还有14名一同准备进公司的应聘者。刚刚检查出来的小王,在检查过程中,并没有使用任何的防护用品,也没有医务人员的任何提醒。此后,记者还了解到,不仅是小王,一起准备入职的其他14人也没有使用任何的防护用品。
防护用品
医院应主动向受检者提供
拍X光对人体究竟有什么样的危害?我们在检查时,是否需要防护用品?
自治区卫生监督所监督三科(负责全区职业病防治和放射卫生监管)科长周永华在接受采访时告诉记者,X光照射对人体的危害从性质而言,分为确定性效应和随机性效应。射线入射器官或组织,会杀死遇到的细胞,如果损失的细胞数目较少,不会影响器官或组织的功能。但当射线剂量足够大,杀死的细胞足够多,器官或组织的功能就会受到影响了,我们称这种效应为“确定性效应”。其表现有:乏力、脱发、牙龈出血、白细胞降低、性欲降低、皮肤红斑(生育能力障碍、造血功能低下、皮肤良性损伤、受照胎儿出生后认知能力低下等),直至不同类型的放射病。但对性腺、眼晶体及骨髓等敏感部位要特别注意。
此外,射线入射器官或组织,把遇到的细胞杀死,这不要紧,自然会有新生的细胞来补充。但如果把细胞杀伤,就比较麻烦了。受伤的细胞还要顽强地活下去,就可能发展成为癌细胞。进一步繁殖,发展成为癌症。但并不是每个受伤的细胞都会发展成癌细胞。这里存在着一个概率问题:照射剂量小,受伤细胞少,概率就低;反之,照射剂量大,概率就高。把这种效应称为受照个人的“随机性效应”。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被野猫抓伤后她差点瞎了 医院最近接了好几位“猫抓
- :下一篇:儿童抗感染用药市场不容小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