叫停大医院抗生素滥用行为 湖南暂不跟进
医院护士站吊瓶林立。 (资料图片)
感冒发烧去医院,很常见的治疗手段就是输液,也就是使用抗生素。日前,部分省份出台新规,要求到2016年年底前,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在湖南,静脉使用抗生素是否被滥用?它对患者的健康有危害吗?湖南有没有“限抗”政策将出台?11月16日,带着这些疑问,记者到相关部门进行了采访。
【现状】 医院吊瓶林立,八成在用抗生素
“医生,我老婆已经打了两天的点滴,还有一点咳嗽,麻烦再吊一瓶吧。”11月16日上午10点,长沙观沙岭卫生服务中心,李祖行带着妻子来打针,还没等医生诊断,他就开口要挂点滴。
在一墙之隔的输液区,大大小小十多个患者正在“挂水”,记者看到超过八成输液袋上写着阿莫西林、头孢、青霉素、红霉素等抗生素的名字。护士说,打点滴的这些患者基本都是感冒症状。
患了感冒,最有效的就是做血常规,分清楚是病毒感染还是细菌感染。如是细菌感染,才能考虑用抗生素。那么,这么多打点滴的患者是否符合抗生素指征呢?记者询问多人,得到的答案是“不清楚”。“听说过打点滴可能对身体不好。但是,医生说用口服药炎症压不下去。”
当天,记者还走访了市区几家三级医院的输液室,依然是“吊瓶林立”。在一家医院的急诊科,仅上午的点滴量就超过了50例,“吃药见效太慢,还是输液来得快”,除了好得快,有没有副作用,甚至有没有必要,大多数患者不得而知。
湖南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的一位负责人透露,我省每年都在做抗生素的专项整治,要求医院对滥用抗生素的医生将予以处分,严重者可吊销处方权。整治之后,过度使用现象确实得到了很大程度上的遏制,但并未完全消除。
【幕后】 医生患者都爱输液,原因何在
医疗机构和患者,似乎在选择静脉注射上达到了某种“默契”。是什么让他们养成了这样的用药习惯?
林会春是长沙某三级甲等医院的急诊科主治医生,多年前对滥用抗生素嗤之以鼻,而现在,他每天都要开出十几瓶吊针。林会春说,在门诊中,医生经常遇到不给挂水就开口大骂的病人。“患者点名要打点滴,劝他们服药反而不高兴。”
那么,患者为何会出现这样的心理呢?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刘又宁认为,这与有些医生和医疗机构很少向患者普及“感冒可以不治自愈”这种科学理念有重要关系。少数医院反而在利益的驱使下,过度渲染打点滴的效果,由此也加深了患者的错误认识。
记者根据长沙一级医院的药品价格算了一笔账,以最便宜的青霉素为例:目前一支80万单位的青霉素价格为0.4元,如果肌肉注射,一天两针需青霉素160万单位,加上注射费、材料费,总共不超过10元。但如果打点滴,以两瓶共800万单位计算,所需青霉素的价格为4元,加上注射用的葡萄糖、维生素和材料费、注射费等,总计100元左右。平均打一天点滴是肌肉注射价格的数倍,假如使用头孢等更“高级”的抗生素,价格更要翻倍。
【部门】 湖南暂不叫停大医院门诊输液
江苏等省份“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的消息传出后,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对此,湖南省卫生计生委医政处处长高纪平表示,目前湖南不会进行仿效推广。“二级以上医院门诊不输液,其出发点是很好的,是为了减少抗生素滥用的情况,但也要当心政策制定不完善可能导致的其他问题。”
高纪平表示,由于有些疾病达不到住院或急诊的要求,好医师网,但又确实需要输液,这部分病人很可能在这一制度下“被急诊”、“被住院”,医生在线答疑,原本门诊可以解决的问题,最后却要住院,反而加重了患者的负担。
下一页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过量吸入油烟或致癌 女性预防肺癌先要防“醉油”
- :下一篇:系统照护让早产宝宝完成“追赶性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