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了20瓶啤酒 男子胰脏被溶解
稿件来源:李永江
夜幕降临,约几位好友一起到路边大排档聚餐。羊肉串就着冰啤酒,在炎炎夏季,是多么惬意的一件事情。
近日,沈阳市民周先生却不敢再有这样的兴致了。30岁的周先生患有高脂血症,两个月前在同学婚礼上,喝了20瓶啤酒。当晚回到家中,他吐得翻江倒海,并伴有剧烈腹痛,被家人连夜送到沈阳军区总医院急诊。
可怕的是,医生在CT影像上找不到胰脏,在随后的抽血化验中,竟抽出3ml的一管白色血液,也就是典型的脂血,约2/3是油脂,医生诊断为重症胰腺炎。次日,患者肝、肾、脑等多脏器出现功能衰竭,经过紧急抢救,周先生保住了性命,但胰脏却只剩下最外层的包膜。
过量饮酒,胰脏被溶解?真的假的?尽管当地媒体已经证实周先生所言不虚,但仍有不少市民对此持怀疑态度。对此,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科主任任顺平表示,胰脏被“溶解”确有可能,他提醒市民,夏秋季是胰腺炎的高发季节,预防急性胰腺炎最重要的措施是合理饮食,尤其是喝酒切记“狂饮不止”。
名词解释
急性胰腺炎
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病情常呈自限性,预后良好,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医生在线答疑,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专家 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科主任任顺平
胰腺“溶解”,不是危言耸听
连喝20瓶啤酒,胰腺真的会“溶解”吗?山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脾胃科主任任顺平说,“有可能!重症胰腺炎确实很可怕,稍有不慎,就会危及生命。”
什么原因会导致胰腺炎呢?“引起胰腺炎的原因很多,包括梗阻因素(胆管下端梗阻)、饮酒过量、血管因素、感染因素及暴饮暴食等。其中,饮酒过度、暴饮暴食所引发的胰腺炎在临床较为多见。”任顺平告诉记者。
胰腺作为人体的一大实质性消化器官,横卧于左上腹,胰腺分泌大量胰酶在胰管内是以毫无活性的“酶原”形式存在的,对自身组织无任何伤害。任顺平说:“一旦离开胰管进入肠道与胆汁相遇后,酶原就被胆汁激活,形成强有力的消化酶,帮助消化食物。”
任顺平分析说,对于长期饮酒者,某次大量饮酒和暴食的情况下,致使胰酶大量分泌,胰腺管内压力骤然上升,从而引起胰腺泡破裂,消化酶从胰管溢入胰腺,酶原被激活,形成的强有力的消化酶就可能把胰腺自身消化了。
出现症状,要及时就医
据了解,急性胰腺炎是多种病因导致胰酶在胰腺内被激活后引起胰腺组织自身消化、水肿、出血甚至坏死的炎症反应。病变程度轻重不等,轻者以胰腺水肿为主,临床多见,又称为轻症急性胰腺炎。少数重者的胰腺出血坏死,常继发感染、腹膜炎和休克等,病死率高,称为重症急性胰腺炎。
胰腺炎发病时有哪些症状?任顺平说,临床上表现主要有三个,首先是剧烈的上腹痛,并多向肩背部放射,病人自觉上腹及腰背部有“束带感”,“腹痛的位置与病变的部位有关,如胰头的病变重者,腹痛以右上腹为主,并向右肩放射;病变在胰尾者,则腹痛以左上腹为重,并向左肩放射。”
其次,发病之初出现恶心、呕吐,其特点是呕吐后腹痛不能缓解。呕吐的频率与病变的严重程度相一致。
最后,患者周身出现发热、黄疸等。发热程度与病变严重程度多一致。水肿性胰腺炎不发热或仅有轻度发热;出血坏死性胰腺炎则可出现高热,若发热不退,则可能有并发症出现,如胰腺脓肿等。“此外,重症胰腺炎还可伴有急性呼吸衰竭、心力衰竭、胰性脑病、败血症及真菌感染等症状。出现这些症状,要及时就医。”任顺平说。
预防为先,从管住嘴开始
夏秋季节,气候炎热,机体代谢加快,加之人们饮食不合理和饮酒过多,因此,夏秋季是胰腺炎的高发季节。据不完全统计,夏季80%以上的胰腺炎患者都是喝酒引起的。
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任顺平主任总结了三点:
首先,不能酗酒,饮酒要适量。不能吃得太饱,不能吃得太油腻,特别在晚上更要注意,不暴饮暴食,少吃热量大的食物,如辛辣、烧烤之类,多吃清淡食物,要注意饮食的规律性。
其次,两类疾病人群要特别注意。一是胆道疾病患者,有胆结石者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指征不明显或患者畏惧手术时,可服用中药保守治疗。二是十二指肠疾病患者,胃镜或钡餐造影检查十二指肠肿瘤、息肉、炎症或畸形等病变者,如果发现其病变与胰腺炎发病有关,应及早治疗。已有慢性胰腺炎的人,即使在平时也要少食多餐。每天吃4-6顿,,每餐的量减少,戒油腻,戒烟酒。
另外患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的“三高”人群要多加注意。这些患者要爱惜自己的身体,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适度减肥,控制饮食,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
任顺平提醒,急性胰腺炎重在预防,预防关键在于“管住嘴,迈开腿”,做到饮食有节,起居有常,不妄劳作,未病先防,防患于未然。
本报记者 李永江
(原标题:喝了20瓶啤酒 男子胰脏被溶解)
【看新浪新闻赢iPad mini】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