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洛替尼导致间质性肺炎死亡一例,与癌共舞,肺部分区,抗癌治疗,病
本帖最后由 草船借箭 于 2014-9-6 10:49 编辑
病历资料
患者男,好医师网,68岁,2011年4月14日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诊断为右肺癌,并于该院行右肺中下叶切除术,术后病理示:右肺下叶低分化腺癌,结节型,脉管内可见瘤栓,淋巴结转移(9枚/11枚)。
术后患者恢复良好,好转出院,于2011年6月10日开始在我院行“长春瑞滨40 mg第1、8天+顺铂30 mg第1天至第4天”方案(每3周方案)术后辅助化疗2个周期,之后行纵隔、右胸部放射治疗70 Gy(单次剂量200 cGy,共放疗35次)。
治疗后患者出现咳嗽、咳痰,腰背部及双侧股骨困痛,于2012年10月27日行骨扫描检查,结果示:左侧肱骨、肋骨、胸椎、腰椎、骨盆、双侧股骨血运丰富、代谢增高(提示骨转移病灶)。
给予唑来膦酸4 mg每月1次治疗骨转移,患者咳嗽、咳痰考虑放射性肺炎,给予抗生素联合激素积极治疗,并更换二线方案化疗3个周期,采用“多西他赛140 mg第1天+顺铂30 mg第1天至第4天(每3周方案)”,之后患者咳嗽、咳痰症状好转。
2012年1月4日复查头颅CT检查示:左侧颞叶、额叶转移瘤,于次日开始口服厄洛替尼(150 mg,1次/d)靶向治疗联合全颅放射治疗,患者于服药后第10天头面部及枕部出现红色皮疹。
2月7日复查胸部CT示:右肺癌术后改变。2月18日患者开始出现气促、呼吸困难伴咳嗽、咳痰,为白色黏痰,考虑肺部感染,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效果不佳。
2月21日行胸部X线检查示:右肺癌术后改变,支气管肺炎。继续给予积极抗感染治疗,但气促、呼吸困难进行性加重,给予面罩吸氧,吸氧浓度7 L/min,手指末端氧饱和度70%,好医师网,2月25日行双肺CT示:右肺癌术后改变,双肺特发性纤维化,间质性炎症,双下肺胸膜增厚,右下肺胸腔内少量积液。考虑患者为厄洛替尼引起的肺间质纤维化,停用厄洛替尼,给予大剂量激素冲击治疗,效果不佳,血氧饱和度持续下降,于2月28 日因呼吸衰竭死亡。
讨论
厄洛替尼作为继吉非替尼之后的又一靶向治疗药物,在非小细胞肺癌的二、三线治疗中已得到认可,并于2008年被列入美国国立综合癌症网(NCCN)指南。厄洛替尼属于小分子酪氨酸激酶抑制剂,选择性作用于酪氨酸激酶受体的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亚型(EGFR-TK),其作用机制可能是在细胞内与底物竞争,抑制EGFR-TK磷酸化,阻断肿瘤细胞信号的转导,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诱导其凋亡。
厄洛替尼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和腹泻,其致严重肺毒性的报道较少。据有关资料统计,厄洛替尼致严重肺毒性的发生率约为0.6%,包括肺炎、间质性肺炎、阻塞性肺炎、肺纤维化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等,其致间质性肺炎的机制尚不明确.可能与厄洛替尼在抑制肿瘤组织EGFR的同时抑制了气管上皮的生长及损伤修复,与炎症反应失控有关。
厄洛替尼导致间质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但后果严重,因此在使用厄洛替尼时应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表现及胸部X线片或CT的变化,尤其是开始用药后的第1、2个月,如发现弥漫性肺间质改变,在除外其他疾病后,应立即考虑到厄洛替尼引起的肺纤维化可能,及时停药,并给予激素联合抗生素治疗,以挽救患者的生命。(参考文献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