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吗
你了解深静脉血栓形成吗
字体:[ ]
“大夫,我右腿肿胀、疼痛得厉害,而且有点喘不过气来。”刚由救护车送到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血管外科的王大伯向在场的医生痛苦地述说。
正在值班的血管外科主任刘冰教授经过详细的询问病史和认真的查体后,凭借多年的经验,很快做出了诊断,老伯患的是“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而其并发症“喘不过气来”,很可能是小的血栓脱落导致了肺栓塞。如果不及时治疗极有可能出现生命危险,必须及早进行血管腔内治疗。
经过紧张而充分的准备后,王大伯很快接受了“下腔静脉滤器植入加导管溶栓术”。前者是捕捉脱落的血栓、防止肺栓塞形成的“盾牌”;后者是直接接触血栓、高效溶栓的“利剑”。在二者相互配合下,既保障了老人的生命安全,又快速地缓解了病情。最让大伯和家属惊讶的是,医生在线答疑,这么大手术竟然皮肤上只有一个针眼。住院期间,老人经常竖起大拇指称赞大夫医术高明和技术先进。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护理后,老伯很快好转出院了。
啥是深静脉血栓形成
像王大伯这样的患者,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血管外科病房里十分多见。那什么是深静脉血栓形成?就此,刘冰通俗地介绍说,人体的下肢静脉分为浅静脉和深静脉两个系统,平常人们肉眼能看到的“青筋”即是浅静脉,而深静脉通常位于肌肉之间,所处位置较深。它们的作用就是将组织利用后的静脉血回流到心脏。其中,深静脉系统的作用远大于浅静脉系统。深静脉血栓顾名思义,就是深静脉内的血液凝结成血栓,堵塞住血管,影响下肢的血液回流;就像下水道堵住了,污水不能排出,继而造成堵塞远处血液淤积、肢体肿胀;不通则痛,肿胀的肢体往往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下地行走时则更加明显。
三大元凶
那么,都有哪些人易于罹患深静脉血栓形成呢?刘冰指出,促使血管内血栓形成的三大元凶是:血液高凝状态、血液流速缓慢、血管内膜损伤。其危险人群包括高龄老人、中晚期孕妇、恶性肿瘤患者以及有肥胖、静脉曲张、瘫痪、严重外伤史、下肢大手术、长期卧床等人,甚至在乘飞机长途飞行的正常人群中,也有非常高的患病率。据文献报道,美国每年发生肺栓塞65万人,死于肺栓塞者高达24万人。
危害性大
刘冰指出,血栓堵塞血管后果固然严重,但更可怕的是血栓脱落,这可是致命的炸弹啊!血栓一旦脱落,就会沿血液循环途径:下腔静脉-右心房-右心室-肺动脉,好医师网,最后引发肺动脉栓塞。肺若失去了血液气体交换的功能,还会引起心脏功能的衰竭,如果急性期不及时纠正和干预,甚至致命。倘若治疗不规范,还会导致深静脉血栓后综合征,典型表现为肢体的肿胀、疼痛、沉重感,乃至皮肤发黑和发生难以愈合的溃疡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重者丧失劳动能力。
怎样防范
既然深静脉血栓形成这么常见,又这么凶险,到底应怎样防范呢?刘冰提醒说:首先,应加强认识,尤其是上面提到的高危人群,更要提高警惕,不要忽视腿部的肿胀;其次,要大量喝水,降低血液的黏稠度;此外,注意不能长期保持一个姿势,要定时活动,养成运动的规律;还有避免吸烟、喝酒,这些不良嗜好都会令血液处于高凝状态。
刘冰还介绍说,目前对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医治方法可分为基本治疗、药物治疗及手术取栓三类。基本治疗包括卧床休息、抬高肢体、佩带弹力袜等。药物治疗包括应用抗凝、溶栓和扩血管药物等。而手术方法又可以分为传统切开取栓术和血管腔内治疗。其中,血管腔内治疗由于其创伤小、安全性高、恢复期短等特点越来越受到重视。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 :上一篇:JAAOS综述:创伤骨科中深静脉血栓处理不容轻视
- :下一篇:久坐打麻将 胖依姐突发急性肺栓塞险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