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上腹不适、大便出血要警惕好医师网
世界卫生组织多年陆续发布的数据统计显示,世界胃癌年发病率为13.86/10万人,每年我国新发现的胃癌患者达40万,占世界胃癌发病人数的42%。
浙江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消化内镜中心主任、浙江省消化病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季峰主任医师说,定期的消化道内镜检查是公认的最有效的早期癌症诊断措施。
“消化内镜还可以用来做消化道息肉及良性病变切除、消化道出血止血、营养管或肠梗阻导管置入、消化道狭窄扩张及支架置放术、胃肠造瘘。更重要的是,医生在线答疑,消化内镜还可以用来切除早期消化道癌症。”季主任说,“只要是早期的都能切下来,治愈率可以达到95%以上。”
早期胃癌
不一定要全胃切除
半年前,曹大伯因上腹部不适来到医院就诊。检查结果显示,他的胃角及胃体各有一处溃疡,活检均提示胃癌,当时的医生建议做全胃切除手术。
曹大伯的家人犹豫了,曹大伯有高血压,又有糖尿病,这么大的手术,他能承受吗?
季峰主任了解曹大伯的情况后,给曹大伯做了个超声内镜、全腹CT检查。“胃角及胃体溃疡均属早期胃癌。”季主任说,这意味着,曹大伯有可能不需要外科手术做全胃切除,可以考虑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术),不仅减轻痛苦,创伤小,恢复快,还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
季主任用ESD术为曹大伯做了胃角及胃体早期胃癌切除。术后,病理证实两处胃癌均已切除干净。一个月后复查胃镜显示,创口愈合良好,没有发现癌症遗留及复发迹象。
“一般来说,消化道管壁分为四层,由内向外依次分为黏膜、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若病变局限在黏膜层,没有浸润到黏膜下层,没有淋巴结及血管转移,没有其他内镜检查禁忌症,不论病灶大小和位置都可以用ESD术切除,早期胃癌的整块切除率是95.3%,治疗效果和外科手术是一样的。”季主任说。
ESD术还可用来治疗食管黏膜病变,如分化型早期鳞癌,有不典型增生和癌变的;直径大于2厘米的食管糜烂等癌前病变;对于侵犯至黏膜下层的高龄食管癌患者,食管癌根治后吻合口复发或食管其他部位发现癌灶者,ESD术可以起到姑息治疗的效果。同样ESD术也可切除大肠直肠早癌。
更深层的胃间质瘤也可以用内镜切除
ESD术是治疗消化道肿瘤新的腔内手术方法,可以对大面积病灶整块切除,最大程度保存了胃黏膜的功能,但它只解决了起源于黏膜层即浅层的早期消化道肿瘤,对于起源于肌层的肿瘤往往“束手无策”,如胃间质瘤。
“胃间质瘤是一种多起源于胃壁固有肌层,具有潜在恶性倾向的侵袭性肿瘤,约占胃肿瘤的2%。”季峰主任说,这种肿瘤若用ESD术,在剥离病变的同时,容易造成消化道穿孔。为此,不少患者不得不通过外科手术来切除病灶。其实,还可以用内镜下胃壁全层切除术(简称“EFTR”)。
陈大伯因上腹部痛来到浙大一院就诊,胃镜检查显示,胃底有一个近4厘米大小的肿块,表面已有溃疡形成,经超声内镜检查确诊为胃间质瘤。季主任建议他考虑用EFTR术来切除肿瘤。
季主任说,EFTR术是以ESD术为基础,将内镜下黏膜剥离的触角延伸到固有肌层,通过各种内镜辅助器械切开黏膜,在黏膜下分离病灶,最后整块切除病灶,特点是变被动穿孔为主动穿孔,穿孔后吸净胃腔内液体再用金属钛夹封闭穿孔。
术后,陈大伯的腹部没有疤痕,两天不到就能吃东西,没多久就康复出院了。
季主任说,目前EFTR的适应症越来越广泛,主要包括各种消化道黏膜下肿瘤如平滑肌瘤、神经内分泌肿瘤、脂肪瘤、颗粒细胞瘤、淋巴管瘤、间质瘤、血管球瘤,神经鞘瘤等。
符合EFTR治疗适应症的病变其治疗效果与手术治疗效果相当,且创伤小,患者易耐受,没有严格的年龄限制。
STER像鼹鼠钻地打洞般
巧妙地切除食管处的肿瘤
内镜微创手术除了ESD、EFTR,还有一个叫“STER”(全称“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的技术。相比ESD、EFTR,它的操作难度更大,目前国内只有少数三甲医院在开展。
李先生45岁,胃镜检查发现,食管有一肿块,超声胃镜进一步检查提示,该肿块来源于固有肌层,初步诊断为食管平滑肌瘤。
“这是一种起源于食管固有肌层的黏膜下肿瘤,位置较深。”季峰主任说,“在以前这种情况大都主张外科手术,但手术治疗费用高、创口大,不是要开腹,就是要开胸,恢复起来也较慢。”和李先生说明情况后,季主任给他做了STER术。术后第二天,李先生就恢复了自主进食,6天后就顺利出院了。
季主任说,经口内镜黏膜下隧道肿瘤切除术(STER)是在经口内镜下食管括约肌切断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一种新的内镜微创治疗新技术,是ESD技术的延伸。它不同于内镜下胃肠腔外的经自然腔道的内镜治疗,它就像鼹鼠钻地打洞般巧妙利用黏膜和肌层间的空间进行精确的手术操作,适用于食管及胃黏膜下良性肿瘤(<3cm)的切除。
STER技术可以一次性完整剥离肿瘤,同时创伤小,保持消化道的完整性,避免术后出现消化道漏和胸腹腔继发感染,特别适用于年龄较大、基础疾病较多不能耐受手术或不愿手术的患者。
长期上腹不适、大便出血要警惕
50岁以上每年做一次胃镜和肠镜
尽管内镜微创手术大大提高了消化道早癌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医疗费用,但令季峰主任遗憾的是,我国消化道早期肿瘤的检出率并不高,不少患者一旦确诊往往已是中晚期了。
季主任说:“早期胃肠癌患者,不需要放化疗,术后5年的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若是很早期的,浸润程度不深、体积较小的,好医师网,5年生存率甚至可以达到100%。若是中晚期,其5年生存率就只有20%-40%。”
如何早期发现?季主任提醒要注意身体的报警,45岁以上,若长期上腹不适,2周以上大便化验出血,不明原因消瘦,吃东西有梗塞感,尤其是有癌症家族史的,应立即做胃镜,若查过是好的,以后也应每年做一次;40岁以上者,大便突然变得不规律,或者出血,且不能恢复,一旦超过两周,应立即做一次肠镜,尤其是有癌症家族史者。
50岁-75岁每年应做一次胃镜,此年龄段为胃癌高发期;50岁以上应定期做肠镜,如果第一次正常,可等1-2年后再做,若检查出有息肉最好摘除息肉,复查肠镜。因为肠癌发生主要有两条途径——息肉、溃疡。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