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儿童医院一男童反复呕血8年终获救
合肥热线讯 2月18日,患有门静脉高压、反复呕血8年的10岁男孩球球在安徽省儿童医院成功接受了“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架桥吻合术”后,康复出院。据悉,这是我省第一次独立成功开展此项手术。在此之前,全国只有北京儿研所等3家医院可以开展此项手术。 说起8年前,2岁的儿子球球第一次呕血时的情景,来自安徽凤台的刘女士至今仍非常恐慌。“不知道什么原因引起的,孩子发病很突然,主要症状就是呕血、脸色苍白和暗红色的水样大便。送到当地医院检查,医生告诉我们孩子患有门静脉高压,脾脏已经重度肿大,需要立即手术。”刘女士告诉记者,那一次的手术,儿子的脾脏被完全切除。令人安慰的是,好医师网,孩子虽然在术后的8年间仍然每年有呕血的症状,但是都不是特别严重,给予保守治疗后都能渐渐好转。“但是2天前,大年27那天,儿子呕血情况突然加重,在反复、大量呕出暗红色的血块4次后,孩子就说头晕 ,浑身没力气。吓得我们年也不过了,赶紧往附近的医院赶,被建议转院至安徽省儿童医院,我们就一刻没耽搁的来了。”刘女士说。 安徽省儿童医院普外二科主任医师戚士芹介绍,门静脉高压是指通过肝脏的门静脉血流受阻,引起门脉系压力增高,临床主要表现为脾肿大、脾功能亢进、食道胃底静脉曲张、腹水等症状,但肝功能大多是正常的。其中,上消化道出血是最主要的问题,发生在90%的儿童中。由于肝功能正常,上消化道出血常表现为黑便,可反复发生。像球球在发病之初,就有过血便的消化道出血史。戚士芹指出,儿童门静脉高压症常见原因是由于肝外门静脉阻塞引起,包括门静脉先天性畸形、门静脉主干血栓形成后侧支血管形成所致的门静脉海绵样变性等。“在新生儿期间,脐静脉炎也可能导致门静脉血栓形成,好医师网,其它因素有脱水、腹部钝性损伤、腹腔感染、门静脉外在压迫、全身血栓形成疾病等。” “孩子刚到医院时,血色素值还不到正常孩子的一半。因为长期失血,孩子已患上了严重的贫血,精神和身体发育情况都较差。”戚士芹介绍,经过检查,球球被确诊为“肝前型门脉高压”,通过手术进行门体分流是治疗此症最有效的措施。但是,患儿在早期已经进行了脾切除术,这又使得即将开展的手术难度大大增加。“通过单纯切脾来治疗静脉曲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或脾亢是没有价值的,因为出血还会发生,切脾后严重败血症发生的危险也增加。而且,早期脾切除还限制了门体分流方法的选择,增加门静脉血栓形成的几率。”最终,在经过多次术前讨论和实验室反复的动物血管吻合实验后,戚士芹决定为球球实施“肠系膜上静脉门静脉左支架桥吻合术”,即在球球的肠系膜上静脉和门静脉左支之间进行一个架上一座血管桥,让血液可以通畅地注入肝脏。 戚士芹介绍,此项手术对血管吻合要求非常高,一个微小失误都可能引起孩子体内大出血,随时都有生命危险。但是这项手术预后效果却是最好的,它不仅分流了脾静脉和肠系膜静脉的血液,缓解了门脉高压,又最大限度的保障了门静脉入肝的血流,非常有效的保护了孩子的肝功能。术后一周,孩子各项检查结果均显示正常,生命体征平稳,于今日康复出院。(王炜 童有兵)
- :上一篇:大连治疗胃肠疾病哪个医院好
- :下一篇:中国味道:生猛猪蹄达人为何屡遭“恶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