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肿瘤细胞检测如何实现即时个体化医疗?
OFweek仪器仪表网讯: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检验医学中心的曾涛、司徒博、郑磊等人在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5年1月第38卷第1期发表题为“循环肿瘤细胞检测与实时个体化医疗”的文章,现生物探索将其内容详情转载以供读者分享,以下为内容详情:
恶性肿瘤的高度异质性使不同个体之间存在药效的差异,给临床诊治造成了很大困扰。人类基因组学、药物基因组学与肿瘤生物学研究成果的涌现,推动了肿瘤个体化医疗模式的兴起与快速发展。它提倡先检测与药效相关的基因或生物标志物,实现对肿瘤的分子分型,,从而选择适合特定个体的药物,提高药物疗效及降低不良反应。目前,临床上一般通过手术切除或穿刺活检得到肿瘤组织来进行分子分型,创伤性大,取材的次数受限。
外周血中的循环肿瘤细胞(circulating tumorcells,CTCs)是指由实体瘤或转移灶释放进入外周血循环的肿瘤细胞,可作为肿瘤代表性的“液体活检”样本,允许非侵入性、多次、实时获取。CTCs的监测在肿瘤的实时个体化治疗中具有独特的优势。
一、循环肿瘤细胞的检测方法
1.分离方法:
分离是将CTCs与血细胞分开并富集的过程。伴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根据CTCs的生物学特性及其体积、密度、电荷和变形性等物理特征,好医师网,已有多种技术应用于CTCs的分离。其中,基于生物学特性的方法主要是运用免疫学原理,利用CD45、CDl4等白细胞特异性表面抗原来去除白细胞(负性分选)或用上皮细胞黏附分子(epithelialcelladhesionmolecule,EpCAM)、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humane 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HER-2)等抗体进行细胞富集(正性分选)。Ce|lSearch系统是一个经典的正性分选方法,其原理是先用EpCAM抗体标识的微磁珠从全血中捕获细胞,然后用免疫荧光识别EpCAM+CK+CD45一DAPI+细胞(被定义为CTC)来进行磁性分离。正性分选的CTCs纯度高,但目前分选方法大多基于上皮标志物,CTCs可能因上皮一闻质转化(epithelial—mesenchymal transition,EMT)丢失这些分子,导致具有间质表型的CTCs无法被富集;而且有些非上皮来源肿瘤、抗原表达减弱、被血小板包被等肿瘤细胞易漏检;良性上皮循环细胞会引起假阳性。由于CTCs表面抗原性质的复杂性,制约了基于抗原的分离方法的效果。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癫痫大发作的症状表现在什么地方
- :下一篇:医药十三五规划将编制完成 概念股拉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