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肿瘤病人沟通病情 也不用太纵容迁就·重庆晨报数字报
普通小病,大家觉得吃吃药、打打针也就好了。可遇到肿瘤,患者和家人可就没法淡定了。发现癌症应该向病人保密吗?化疗就是与肿瘤“同归于尽”?网上的抗癌食谱,抗癌运动等抗癌知识是否科学?种种疑问都亟待专家解答。
昨日,记者专访新桥医院肿瘤科生物治疗中心的李启明教授,为大家解惑。
“病情别保密,但要讲方式”
记者:你遇到过患者确诊癌症后,家属要求你向病人保密的情况吗?这种做法对吗?
李启明:这种情况不少,患者家属认为向病人隐瞒真实病情,是对癌症病人的爱护。其实不然,病人接受坏消息的承受能力比我们想象中要强得多。
肿瘤现在已经成为了常见病,即使治不好也能让病人不那么难受,,有不错的生活质量。而且,肿瘤治疗如手术、化疗、放疗等一系列治疗过程,都需要病人的密切配合。如果病人不知情,对治疗难以理解,不能很好地配合,反而容易贻误最佳治疗时机。
坦诚讨论面对的一切,会让病人更容易重新振作起精神来。不过,在向病人介绍病情时,要讲究方式方法。我建议尽量避免使用诸如“癌”、“肿瘤”、“转移”等很有刺激性的字词,而是用“病”、“跑”、“亚临床灶”等病人容易接受的字词替代。和病人的沟通,语言艺术很重要。
“别纵容迁就,助长患者惰性”
记者:治疗过程中,家人对患者是否应该“纵容”?正确做法应该是怎样?
李启明:癌症是慢性病,需要漫长的治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患者所遭受的痛苦无疑是巨大的,医生在线答疑,也正因此家属会对病人一味的忍让迁就。
这样做是不对的,作为家属,首先要比患者更早的振作起来,帮助患者积极治疗,树立康复信心。
同时,根据患者性格、心态,坦诚地谈论疾病,注意转移病人对疾病的注意力,关心体贴患者,但不能过分迁就照顾,助长患者一味卧床静养的惰性。在不引起疲劳和不影响治疗的前提下,鼓励患者适当参加锻炼,如散步、打太极拳等,适当的运动以分散注意力。
“肿瘤治疗过程,没想象那么痛苦”
记者:大家一谈到放、化疗就认为是病人与肿瘤“同归于尽”,这种认知对吗?
李启明:一般人一听说放疗、化疗,第一时间就联想到了疼痛、脱发等等。事实上随着辅助治疗药品的不断发展,可以使大部分肿瘤患者相对轻松度过化疗期。
同时,在日常也应注意一下,放疗后,不要将那部分皮肤直接暴露在阳光下;经常用温水擦拭皮肤;不要使用任何化妆品和外用药品、不做各种理疗;同时保持情绪稳定,心情放松。
“生物细胞免疫治疗,让癌症不等于死亡”
记者:癌症就等于死亡吗?癌症复发是不是就没救了?现在有没有不会造成病人痛苦的治疗方式?
李启明:癌症治疗得不彻底,造成癌细胞在体内的残存,这是导致癌细胞复发的主要原因。不过,癌症复发和癌症晚期一样,并不意味着死亡。
因为机体抗癌靠的是用白血球等免疫细胞来消灭癌细胞,只要提高免疫细胞的数量,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完全是有希望延长病人生命,甚至治愈的。
例如,目前新桥医院的生物细胞免疫治疗,就是采集患者自身的免疫细胞,进行体外培养,使其数量成千倍增多,靶向性杀伤功能增强。
然后,再回输到人体来杀灭血液及组织中的病原体、癌细胞、突变的细胞,打破免疫耐受,激活和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兼顾治疗和保健的双重功效。
而且,这个治疗过程,就像输液一样,没有副作用,也不会对患者造成任何伤害。
本报记者 詹遥
■人物简介
李启明,新桥医院肿瘤科专家,副主任医师、副教授,擅长恶性肿瘤的诊断与综合治疗,包括肿瘤放疗、化疗、手术、光动力治疗以及生物治疗的综合应用。对肺癌、食管癌、乳腺癌、鼻咽癌、结、直肠癌、恶性淋巴瘤等常见恶性肿瘤的内镜诊断、治疗以及一些少见、罕见恶性肿瘤治疗有独到见解和成功经验。
新桥医院肿瘤科生物治疗中心的李启明教授正在接诊。
新桥医院建抗癌基金
扫二维码即可申请
本报讯 (记者 詹遥)报道只要提供相关医院的病历诊断报告,确诊为癌症,就可申请新桥医院抗癌基金。昨日,记者从新桥医院获悉,目前已有57人接受了抗癌基金的资助,累计总额达到了13万余元。
新桥医院相关负责人介绍,获得新桥医院“向阳花抗癌基金会”的基金救助后,病人可减免1000~5000元不等的生物治疗费用。任何一个癌症确诊患者都可以申请。
据了解,向阳花抗癌基金会是致力于癌症防治的公益性组织,是重庆唯一一个癌症救助型基金会。需要了解具体情况的患者可直接拨打向阳花抗癌基金会咨询电话023-81987295。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癌症治疗新方向:自体细胞免疫治疗
- :下一篇:15年回眸 畅销药的优先审评权重几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