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乳腺癌成辽宁“头号杀手” 吸烟诱发恶性肿瘤
4月15日至21日是第21届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本届宣传周的主题为“科学抗癌,关爱生命”。据省卫计委发布的“2013年辽宁省健康白皮书”中表明,辽宁城市城市居民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上升态势,男性发病居首位的是肺癌,女性为乳腺癌。对此,沈阳市健康教育中心的专家表示,恶性肿瘤发病原因复杂,但与不健康生活方式关系密切,改掉不良习惯可以有效地降低恶性肿瘤的发生。
“2013年辽宁省健康白皮书”调查显示,辽宁城市男性居民恶性肿瘤发病居前十位的分别是肺癌、胃癌、肝癌、直肠癌、结肠癌、食管癌、膀胱癌、胰腺癌、肾癌、前列腺癌;女性居民发病居前十位的分别是乳腺癌、肺癌、甲状腺癌、结肠癌、宫颈癌、直肠癌、胃癌、肝癌、子宫癌、卵巢癌。
沈阳市健康教育中心主任宋钰表示,恶性肿瘤的发病原因十分复杂,肿瘤病变是机体局部组织细胞在各种不良因素的刺激下,失去调控,出现的异常增生,即细胞出现了“残次品”。恶性肿瘤的成因主要有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和生活方式,医生在线答疑,大量研究证明,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是预防恶性肿瘤、远离癌症的重要方法。
《沈阳市2012年城市居民病伤死亡原因分析报告》中的数据表明,肺癌是沈阳市民的头号杀手,并且已经多年“蝉联”。据了解,烟草烟雾中含有69种已知致癌物,吸烟可导致肺癌、喉癌、食管癌、胃癌、直肠癌、急性白血病等。二手烟暴露则可导致肺癌、乳腺癌、鼻窦癌等恶性肿瘤。可以说,高发癌症均与烟草烟雾息息相关。
据中心营养师李涵介绍,吸烟者因患肺癌死亡约为不吸烟者的10倍以上。研究显示中国吸烟者患肺癌的风险是不吸烟者的2.78 倍。目前,我国有烟民3亿多,如不加强控烟预防肺癌,到2020年,将有1亿多烟民死于肺癌等因吸烟所致的疾病。而戒烟可以降低肺癌的发病风险,如戒烟时间大于10年者发生肺鳞癌风险比吸烟者可降低60%。此外,研究表明,改吸“低焦油卷烟”并不能降低肺癌的风险。
“总而言之,吸烟有害健康,不吸烟、劝诫别人不吸烟是防癌的最佳生活方式之一。”李涵说。
告别“大鱼大肉”,防止“癌从口入”
除了远离烟草,良好的饮食习惯也可预防癌症。中心副主任史新巍告诉记者,高脂肪、高蛋白质的“大鱼大肉”、高温油炸食物等饮食习惯,会加重胃、肠和胰腺等消化系统的负担,容易导致正常细胞变异;常吃油炸食品会增加患凶险度极高的胰腺癌风险。
史新巍建议,日常生活中尽量少食高脂、高油、油炸、多盐的食物,不吃烤焦和烤糊的食品,少吃腌制食品,不吃发霉变质食品。此外,不酗酒可降低患胃癌、肝癌的风险,不吃过烫过硬的食物可减少食管癌的发生。同时,注意保持谷类、豆类、甘薯等粗粮作为膳食的补充,每天多摄入一些新鲜蔬菜和水果。
不长期熬夜、保持乐观情绪,不让癌症“乘虚而入”
史新巍表示,近年来,因繁重工作压力不幸患淋巴瘤或猝死时有发生,给我们敲响警钟。一些人由于频繁熬夜加班,长期处于电子辐射或放射性环境中,持续压力造成不良情绪会使身体严重透支,导致机体免疫力功能下降,感染病毒机会增多,淋巴瘤容易“乘虚而入”。
“晚上11点至凌晨3点是机体免疫细胞修复的黄金时间,避免长期熬夜,面对工作和生活压力保持良好心态,同时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可有效预防淋巴瘤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史新巍说。
预防癌症尽量早发现、早治疗
史新巍告诉记者,在医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如乳腺癌、宫颈癌、子宫癌、卵巢癌等癌症如能及早发现、及早治疗,是可以保全生命的。平时在生活中要注意身体的不适变化,定期去医院做健康体检十分必要。
[责任编辑:王艳秋]
相关文章:
分享到:
继续浏览社会频道>> 返回首页>>
,医生在线答疑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