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非手术治疗好医师网
肝细胞癌(HCC)是全球癌症相关死亡的第三大主要原因,据相关数据显示,全球肝癌新增病例为62.6万例/年,其中,约55%为中国患者。与此同时,中国肝癌患者还呈现这样的特点——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大部分肝癌患者在发现病情时已处于中晚期,失去手术治疗的最佳时机。 面对如此“中国特色”的肝癌,大众应该如何正确认识中晚期肝癌?如何选择中晚期肝癌的治疗方式?如何有效地避免肝癌复发?近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举办的《中晚期肝癌患者的非手术治疗》讲座中,该院放射介入专科及肿瘤中心的黄勇慧副主任医师结合国内外肝癌的现状及其实际工作的经验,系统而全面地为广大听众解答了关于肝癌的种种疑问。记者将本次讲座内容整理如下: 治疗肝癌,我们的喜与忧 中国是一个乙肝大国,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乙肝和肝癌虽无必然联系,肝癌的致病因素更为广阔,其中有乙肝、丙肝、酒精、代谢紊乱等,但我国肝癌患者大部分的致病因素是乙肝。 从国外同行研究的数据来看,在整个世界的肝癌发病率分布中,中国肝癌患者数量占据了世界肝癌患者数量的“半壁江山”。因此,也就有了这样的一种“礼遇”——西方同行在关于肝癌的研讨会上非常欢迎来自中国的医生,因为他们认为中国医生对肝癌的治疗具有丰富的经验,非常希望中国医生能够分享关于肝癌治疗的临床经验与体会。 正如国外同行的期许一样,我国的肝癌病例资源丰富,治疗经验也应该丰富。事实上,近些年以来,我国医生在肝癌的临床诊治方面做了大量的努力,也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例如肝癌的精确切除技术得到国外同行的认可与佩服,例如冷冻消融治疗和海富刀在治疗肝癌中运用也是在国际上首先提出的……凡此种种,中国医生在治疗肝癌的技术水平上并不差。 医疗水平较高,医疗设备先进,这是中国治疗肝癌可喜的一面;但是令人忧心的一面同时存在着:首先是病人的观念有误区,其次是医生的配置和病人的就诊途径有缺陷,从而耽误了病人及时有效的治疗。 中晚期肝癌治疗≠临终关怀 “癌症”,让人直接联想到恐惧。 “中晚期肝癌”更让人直接联想到死亡。 鉴于我国肝癌患者的特点——发现癌症时常为中晚期,不少患者和家属都存在一种误区:既然不能切了,那意味着没得治了,不管怎么治也只是临终关怀。 之所以形成这种观念误区,原因有二。 第一:因为对肝癌的分期原则不了解而导致的误解。 目前,全球肝癌的治疗并未有统一的分期标准和治疗标准,各种分期系统及各个协会的指南都具有局限性。 美国国家综合癌症网(NCCN)的指南采用TNM分期,美国肝病研究协会(AASLD)的指南采取BCLC分期,英国胃肠病学会(BSG)的指南强调肝硬化及肝炎患者的诊断,美国外科学院(ACS)制定的共识指出肝癌的治疗目标。
而我国一直以来并没有自己的肝癌诊治规范或指南,直至2009年,我国的肝癌专家们才在参考已有肝癌诊治共识和国外最新肝癌治疗指南的基础上,制定出符合我国国情的《原发性肝癌规范化诊治专家共识》。 根据国外流行的巴塞罗那分期,肝癌以其结节数量和肿瘤大小为特征,可以划分为5个阶段——极早期、早期、中期、晚期和终末期。与此相对应的生存率分别为:治愈性治疗(手术切除、肝移植、局部消融治疗)5年生存率40%-70%,中晚期肝癌姑息性治疗5年生存率30%-40%,对于终末期肝癌,传统认为生存期小于3个月,目前随着新药(靶向药物)的出现,生存期也得到明显延长,而且这些得到了临床大量对照研究的证明。 因此,对于不同分期的肝癌应选择不同的治疗方案,正确治疗选择间或最佳的治疗效果。 第二:因为对肝癌的治疗方式不了解而导致的误解。 随着外科医生手术水平的不断日臻完美,癌症患者越来越崇尚以外科手术的方式进行癌症治疗,认为只要通过手术清除病灶,就可以将肿瘤连根拔起,认为只有通过手术清除病灶,才能治疗有望。 正因为如此,中晚期肝癌的患者往往绝望无比,因为他们体内的肿瘤已经不符合手术的适应症,也就意味着无法进行手术治疗。为此,他们沮丧于“我的肝癌治疗无路可走”。 其实,除了手术治疗,以下的这些治疗方法已通过大量的临床研究证实对中晚期肝癌有着确定的疗效—— 1、 局部治疗:射频消融(RFA)+酒精注射(PEI)治疗; 2、 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为主的治疗:可结合上述局部治疗; 3、 局部放疗等辅助治疗; 因此,“中晚期肝癌”并不等于“死刑”,对“中晚期肝癌”的治疗也不等于“临终关怀”,用积极的态度寻求科学的治疗并且严格地遵从治疗规律治疗,这些对于中晚期肝癌患者都是非常必要的。 免疫力,肝癌患者的希望之光 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有一个疑问:“为何说起癌症的治疗效果时,医生不是说‘成功治愈’,而是说‘5年存活率’是多少?”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看一组数据—— 感冒——3天 肺炎——14天 结核——1-2年 肿瘤——5-7年
这是一组在不同疾病情况下,人体免疫力恢复正常、发挥作用所需要的时间长度,也是一般疾病好转需要的时间。因此,这也解释了癌症治疗效果往往以“5年存活率”作为治疗效果评价的重要指标。从某种层面上而言,治疗任何病症的关键都在于抑制和去除致病因素以及恢复人体对该疾病的有效免疫力。这对于肝癌患者同样适用。 以手术治疗肝癌为例,有关研究表明:术后1 周细胞免疫抑制明显加重,是因手术创伤、体液失衡及肿瘤抑制因子尚未消除及补体合成减少所致。文献较一致地认为手术1 周后免疫功能开始恢复,2 周恢复最快,4 周后恢复正常;也有研究显示中晚期肝癌患者免疫力在术后2月开始回升,有些患者则持续低下。这个时期(免疫力恢复时间)的长短与残留肿瘤的转移和复发几率明显有关。因此,肝癌根治是相对的,手术不可避免的会残留一定量的肿瘤细胞,,若机体免疫功能正常则残癌可被完全杀灭,反之,则可能复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