杞县抗战老兵王荫莲一家四人获得抗战胜利纪念章
9月2日,网友任赞玲在微信里晒出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微信中她写道:“今天老妈荣获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章,戴上纪念章激动不已。”同时,还配发了老人佩戴纪念章的照片。
照片中的老人今年90岁,是一名抗战老兵,叫王荫莲。王荫莲是杞县宗店乡武旗村人,她的家曾是“豫东抗日中学”机关办公的地方。9月3日,记者通过电话采访了这位抗战老兵,听她讲述当年投身抗战的故事。
激动——
纪念章是荣誉 更是记忆怀念
9月2日,王荫莲接过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立即将纪念章戴在身上。王荫莲的小女儿任赞玲告诉记者,接过纪念章的那一刻,她母亲激动万分。随后,任赞玲骄傲地将母亲佩戴奖章的照片发到微信朋友圈,与家人分享。
与此同时,王荫莲丈夫的弟弟任秀生、弟妹秦云、侄子王庆国,也在当天同时获得了抗战胜利70周年纪念章。据了解,王荫莲一家共有19口人参加抗战,目前4人获得纪念章!任秀生还作为老兵代表参加了9月3日的抗战阅兵。9月3日一大早,王荫莲就和子女们一起守候在电视机前,收看大阅兵。任赞玲说,那一天很开心、很激动,一家人就像过节一样。
不过,坐在电视机前观看抗战大阅兵的王荫莲,与许多看电视转播的年轻人不一样,在庆祝抗战胜利的日子里,她会不由自主地想起许多为这个胜利日流过血、拼过命,而今已离她远去的人们。
“对于他们而言,纪念章不单单是荣誉,更是一份记忆和怀念,怀念战友,怀念那些牺牲的亲人,医生在线答疑,记住那些艰难的岁月和胜利的日子。”任赞玲动情地说,这是属于他们的荣誉,也是不朽历史的见证。而母亲佩戴上纪念章的笑容,仿佛流露着近一个世纪的故事,那故事诉说着百年沧桑。
往事——
小小年纪便投身抗战
今日的垂垂老者,昔日的沙场英雄。今年90岁高龄的抗战巾帼英雄王荫莲老人参加过无数次的战斗,曾从战马上摔下,胸椎腰椎多处压缩性骨折,仍坚持战斗,从不畏惧。
王荫莲的哥哥王荫畅是当时杞县的地下党员,在哥哥的带领下,她很小就参加了抗日。1938年,在哥哥的帮助下,王荫莲在村里招募小姐妹,组建姊妹团,她担任团长,执行送情报、站岗放哨的任务。王荫莲回忆说,当年她经常爬到村头最高的树上站岗放哨,查路条。“母亲把纸条缝在衣襟里、鞋底里、有时扎在辫子里。哥哥扛着锄头在前面走,我拿着割草的篮子、镰刀在后面跟着。”王荫莲说,如果遇到情况,哥哥就让她钻进庄稼地里或者树林、草窠子里假装解手,躲避搜查。有时情况危急,大人搜查严密无法通行时,则由王荫莲独自传送情报。有时一天往返,有时几天才能回家。
1942年12月,王荫莲由王荫畅送入杞南抗日联合办事处(共产党领导下的县委组织)从事抗战工作。1944年7月1日,豫东抗日中学、豫东抗日小学就在杞县武旗村王荫畅家中成立。王荫莲同时也加入了豫东抗日中学,编入第一队。1944年9月参加伏击太康汉奸队战斗。1944年12月,在残酷的战争环境中,王荫莲咳血不止,患上了肺结核,不得不返乡养病。养病期间,她依然坚持抗战宣传、动员工作。1945年4月,王荫莲再次返回部队——豫东抗日中学。1945年8月,王荫莲参加解放扶沟、通许、太康。
从姊妹团团长至1945年抗战胜利,8年间王荫莲参加过无数次的战斗,在敌人的枪炮声中依然谈笑风生,从不畏惧。老人清晰地记得,在一次过黄河中,头顶上是敌机轰炸,身后是敌人追击的枪炮声。她和战友们依然喊着“下饺子了,捞饺子了”,由淌水到游泳渡过了黄河,几十年后战友相聚,依然谈笑间话当年之事。
感触——
一切付出都为了抗战胜利
从1938年,王荫莲在杞县宗店乡武旗村组建姊妹团,她便走上了抗日道路。曾经战场上射杀鬼子,冲锋时与敌人刺刀相见;曾经和战友们一起,爬上日本鬼子占领的城楼,乘机缴获鬼子的三八枪;曾经扮演角色,演绎抗战戏曲;曾经担任战场救护员,救护伤员;曾经动员群众,加入抗战队伍……抗战时期,她多次与日军交战,并多次遇险。
日军曾两次火烧王家。让王荫莲记忆深刻的是1944年,那年中秋节前,由于王家与部队的紧密联系,在部队撤离武旗村后不久,日本鬼子突袭武旗村,包围了王家,一把火烧毁了王家。火势蔓延,几乎烧毁了整个村子,这就是豫东抗战史上著名的“火焚武旗”。可惜世代书香之家的王家,家当全部毁于战火之中。这一切,更坚定了王荫莲抗战的决心。
任赞玲介绍,母亲与父亲的婚礼也充满了传奇色彩。母亲与父亲任秀铎结婚的当天下午,便接到命令:部队出发,反扫荡。“我父亲作为睢杞太抗日根据地主要领导,坚守根据地抗战。他们就此一别,差不多3年光景。”任赞玲说,她父亲任秀铎抗战时战功卓著,在汴京、归德府及水东的大小城门口,均有日军的画影图形,好医师网,悬赏5万大洋,捉拿任秀铎。期间多次传来任秀铎牺牲的信息,又多次否定。而王荫莲则辗转河南、河北、山东、安徽、山西、山西等地,夫妻没有联络。“后来传来消息说父亲已经牺牲,起初母亲不相信,得知是敌人发布的正式消息后,母亲痛哭不止,加上战争年代辗转作战,卫生条件极差,她的眼睛感染,导致角膜瘢痕,一只眼视力受损。”任赞玲说,直到1948年豫东解放,王荫莲返回家乡时,夫妻双方才知道对方原来平安。
说起抗战历史、家国旧事,王荫莲老人颇多感触,“我们王家是新四军四师机关办公和水东后方医院驻地,豫东抗日中学、豫东抗日小学就在我家成立,我的哥哥还有我的丈夫,我们曾战斗在对敌斗争的最前线。抗战八年,我们浴血奋战只为抗战胜利的这一天。”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自民党已死”,安倍“真吐血”?
- :下一篇:8月四川甲乙类传染病报告死亡191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