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生化战”和人的“恶毒”
舍己害人是一种损人不利己的行为。在生物界这可以是一种特殊的利他行为,因为“舍己害人”的个体要害的不是自己群体里的他者,而是其他群体的他者。所以,汉弥尔顿认为,舍己害人是生物进化中的一种族群选择机制,在不同族群的自然选择(天择)中,这种行为虽然不利于个体行为者,但却有助于他的族群在竞争中胜出(物竞)。
在生物界有不少这样的例子,例如獾得了肺结核,就会离开它的出生群,四处流窜感染其他獾群。得病的个体獾把致命的病源体带离自己的亲属群,带向同种的他群。这种行为在别的动物中也被发现,得了狂犬病的狗在病原体扩散前会离开出生群,有的动物得了肠涨病会跑到同种他群的饮水处排便,污染水源。这都是为了保护自己的族群,也对竞争对手的其他族群造成不利。动物行为不像人类那样坑害自己的族群。所以人确实可以说是所有动物中最“恶毒”的一种。
动物的损人不利己行为也许是族群物竞天择使然,或是个体保护族群的某种本能。用人类的话来说,这样的动物行为不只是害人,而是出于无意识“高尚目的”的害人。
在人类的历史中,战争是一种代价高昂的损人利己、害人害己的行为,其对象总是种种非我族类的敌人——国族的、阶级或党派的、不同地方势力范围的等等。战争损人利己,图谋的根本利益当然不是在天择物竞中自然延续基因。但是,心理学研究还是在战争中发生的屠婴和强奸行为中察觉到了“汉弥尔顿恶毒”的因素。杀戮婴儿对行凶者并无任何直接的好处,反倒是会让他们费时费力,引发仇恨和报复,可谓得不偿失,损人不利己。强奸则有所不同,它并不符合“汉弥尔顿恶毒”的严格定义,因为这种损人可能是利己的——发泄兽欲,医生在线答疑,如致怀孕,甚至繁殖后代。不过,最典型的“汉弥尔顿恶毒”恐怕还是日前在巴黎行凶的那些身携自杀炸弹,在“敌人”族群里大肆杀戮的冷血杀手。做死猪肉生意的是一种与此不同的恶毒,因为他们要加害的竟然不是敌人,,而是同族群里的自己人。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 :上一篇:村民吹响爱心集结号
- :下一篇:牛大力深加工产品亮相百色农展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