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科的“夺命黑手”
专家表示,孕妇要严格做好各项必要检查,重视身体不良反应和异常情况,将羊水栓塞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近日,湖南湘潭县妇幼保健院一产妇死亡,死因为羊水栓塞引发多器官功能衰竭。就在上周,上海一位产妇同样遭遇羊水栓塞,上海市第一妇幼保健院组织医护团队,耗尽53袋血浆,终于将产妇从死亡线上拉回。
羊水栓塞,近年来清远有多少病例?虽然目前没有详细统计数据,不过,记者从清远市中医院产科获悉,“羊水栓塞发生率很低,最近一例发生在前年。”
众多产妇关心的是,羊水栓塞有多凶险?发病时会有何症状?是否可以通过产前预防避免?对此,记者采访了清远市中医院产科主任章青英。
●撰文 刘秋宜 周晓彤 图片统筹 王良珏
羊水栓塞突发难防
死亡率高达60-70%
“通俗点说,羊水栓塞就是分娩过程中羊水突然进入母体血液循环引起急性肺栓塞。”清远市中医院产科主任章青英告诉记者。
事实上,羊水栓塞还会导致一系列并发症。“羊水进入到母体的血液循环中,羊水中的胎脂、上皮细胞等有形物质,成为栓塞的栓子阻塞血管,同时由于羊水中含有破坏凝血因子的物质,导致凝血功能障碍,使产妇立即发生肺栓塞、休克及难以控制的大出血,是严重的分娩并发症。起病急骤、来势凶险。”
据了解,羊水栓塞是一种产科极为少见的并发症,全国1996—2000年孕产妇死亡监测结果显示,羊水栓塞发生率为4/10万—6/10万人。而一项英国的分析报告分析,羊水栓塞发病率大概是十万分之二。羊水栓塞多发生在分娩过程中,但其他时期也有可能发生。
羊水栓塞有点像飞机失事,发生率极低,但一旦出现,即使积极抢救,死亡率也十分高。章青英表示,“羊水栓塞致死率可高达60—70%,此前原发的死亡率甚至高达100%。”
有关资料显示,羊水栓塞从发生到死亡的时间,快到可从数分钟至数小时,约1/3的患者在发病半小时内死亡,另1/3在发病1小时内死亡,多由于肺血管栓塞引起,其余1/3死于血液不凝或肾功能衰竭。
在临床上,暴发型的呼吸循环衰竭来得更快:有的孕妇仅仅尖叫一声,或是叹了一口气,或轻轻咳嗽了一下,心脏就骤然停跳了。而缓慢型栓塞,无明显临床症状,产科医生一般很难判定。
羊水栓塞发病迅猛,常来不及做相应检查患者已经死亡,因此为及早诊断,必须熟悉发病诱因和前驱症状。多数病例在发病时常首先出现寒战、烦躁不安、咳嗽、气急、发绀、呕吐等症。
三大诱因可导致羊水栓塞
章青英主任介绍,导致羊水栓塞的诱因较多,发生于足月妊娠时,自发或人为的过强宫缩、急产、胎膜早破、前置胎盘、胎盘早剥、子宫不完全破裂、刮宫产术等均可诱发羊水栓塞。其中胎盘早破、异常子宫血管开放、宫腔压力变化大是导致羊水栓塞的三大诱因。
首先,胎盘早破导致羊水外流,胎膜与宫颈壁分离使血管损伤,羊水有可能经宫颈黏膜静脉、胎盘附着处的静脉窦进入母体血循环。如果此时有较强的不规律的宫缩,羊水很快会进入破裂的血管内,引起机体的变态反应和凝血机制异常而引起一系列的病理生理变化——羊水栓塞。
其次是异常子宫血管开放。疤痕子宫产时,若发生子宫破裂,也会有血管异常的情况。如果羊水破了,这些羊水流到血管里,同样会产生羊水栓塞。
另外,医生在线答疑,一些急产和多产产妇,分娩时宫腔压力变化大也相对容易中招。因为多产的孕妇生得比较多、比较快,产道的损伤也较大,特别是子宫下段和宫颈裂伤。一旦裂伤,血管道开放,羊水比较容易进入母体血管系统。若在引产的过程中不恰当使用催产素,有过强过频的宫缩,此时由于宫腔压力太大,血管破裂后也更容易产生羊水栓塞情况。
多种孕妇易发羊水栓塞
既然羊水栓塞这么危险,不少孕妈妈肯定担心自己会不会是受害者,哪些产妇是羊水栓塞症高发人群呢?记者了解到,高龄、多产、剖腹产、双胎、巨大儿、高血压等孕妇发生羊水栓塞的几率较高。
羊水栓塞易发生于高龄产妇和生产次数多的产妇,且发生几率与年龄及生产次数呈正比。年龄超过35岁以上的产妇,发生的几率比较高,年龄愈大,发生的可能性愈大。而生第三胎、第四胎甚至七八胎的产妇,生产的胎数愈多,发生羊水栓塞症的比率愈高。
而胎儿的一些情况也会诱发羊水栓塞。如胎盘早期剥离,羊水里的胎儿细胞、胎脂或胎便经由胎盘静脉进入母体血液的可能性会增加,就可能发生羊水栓塞。有胎儿窘迫的现象时发生羊水栓塞的几率也比较高。因为胎儿发生窘迫时,羊水内常有胎便,此时产痛通常都很强烈,较易发生羊水栓塞症。而胎儿死在子宫内的孕妇也容易发生羊水栓塞,其中胎儿死在子宫内的时间愈久,发生羊水栓塞症的几率愈高。
此外使用催生素催生而造成产痛非常强烈的产妇也较易发生羊水栓塞症。
孕妇需做检查
遵医嘱配合医生
羊水栓塞毕竟少见,产前预防,病发时配合医生是最好的治疗。章青英提醒,广大正处于孕产期的女性朋友,孕期内一定要遵医嘱严格做好各项必要检查,重视身体不良反应和异常情况,积极与医生沟通并及时治疗,将羊水栓塞的发生率降到最低。
孕期一定要定时做产前检查,因为通过做超声波检查可诊断出90%的前置胎盘,使用分娩监视装置可早期发现胎盘早剥。及早发现妊娠高血压症,一旦有高血压、水肿和蛋白尿症状,一定要积极进行治疗,避免重度妊高症的发生。
30岁以上的产妇、早产或过期产者及经产妇,尤其是胎膜早破、子宫体或子宫颈发育不良的孕妇容易发生羊水栓塞,因此这些产妇更要积极配合医生所做的正确处理。
为尽量避免或减少生产风险,在生产过程中产妇要配合医生,防止阴道裂伤。采取理疗热敷、给产妇按摩等方法减轻分娩的疼痛。选择一些自由体位,可以适当播放音乐,使产妇心情放松。而在产程中合理使用催产素,严密观察产程。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尽量避免非医学指征的剖宫产。最后,避免多次妊娠、多次分娩都可以减少羊水栓塞意外的发生。
在分娩的过程中,如果出现胸闷、烦躁、寒战等不舒服的感觉,要及时告诉医生,以便医生及早全力做处理。在产程中,如果子宫收缩过于强烈,孕妇应该配合医生使用镇静药物,减弱子宫的收缩,以防发生子宫破裂。
如果在第一产程发生羊水栓塞,由于胎儿不能立即娩出,虽然病情经抢救后有好转,但因病因未去除,仍有恶化的可能。必要时配合医生做剖宫产手术、尽快结束分娩,避免子宫破裂的危情发生。
死亡率虽高但亦可治
虽然羊水栓塞死亡率高,但也并非不可治。记者了解到,羊水栓塞药物治疗有氨茶碱、罂粟碱、阿托品、酚妥拉明等。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干燥综合征也会死人 别不当一回事
- :下一篇:★护士资格考试高频考点精选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