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解惑H7N9禽流感:和吃了禽类的肉没有直接关系好医师网24小时在线答疑
继上海、安徽和江苏确诊7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后,我省也已发现2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例,其中一例患者死亡。虽然目前尚无人际传播证据,但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以前只在禽类身上发现过,在人类身上发现并致人死亡这在全球还是首次,足以引起大家强烈关注!嘉兴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密切监测疫情动态,认真落实各项防控措施,已抽调骨干人员组成应急小组,加大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力度,做好防控物资和技术储备,加强疾控和临床医务人员专业知识培训,开展健康教育和风险沟通与评估,做好应急值班工作。
何为人感染H7N9禽流感?有何预防措施?昨天,记者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专家为您答疑解惑。市民如有任何疑问,也可直接拨打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24小时咨询电话:18857318999。
问:什么是禽流感?
答: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
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下可以感染人,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H5N1、H9N2、 H7N2、 H7N3、 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
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等呼吸道症状,往往很快发展成肺炎,好医师网,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问:什么是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
答:流感病毒可分为甲(A)、乙(B)、丙(C)三型。其中,甲型流感依据流感病毒血凝素蛋白(HA)的不同可分为1~16种亚型,根据病毒神经氨酸酶蛋白(NA)的不同可分为1~9种亚型,HA不同亚型可以与NA的不同亚型相互组合形成多达144种不同的流感病毒。而禽类特别是水禽是所有这些流感病毒的自然宿主,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是其中的一种。
问:人感染H7N9禽流感感染病例的主要临床表现?
答:主要表现为典型的病毒性肺炎,起病急,病程早期均有高热(38℃以上)、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起病5~7天出现呼吸困难,重症肺炎并进行性加重,部分病例可迅速发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并死亡。
目前对该疾病临床特征的认识还很有限,该病毒感染能否引起轻型病例或其他临床表现尚不清楚。
问:人感染H7N9病毒与既往H1N1、H5N1和其他季节性流感病例相比,其毒力和传染性如何?
答:专家认为,根据目前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结果,未提示该病毒具有较强的人传人能力,由于目前发现的病例较少,对该病毒及其所致疾病的研究资料十分有限,尚无法对该病毒的毒力和人际传播的能力做出准确判断。
答:动物身上的流感病毒之所以会传播到人身上,和流感病毒的结构有很大关系。通俗地说,人和动物身上都存在一种可以和流感病毒相结合的受体,不同的流感病毒需要不同的受体,流感病毒就像螺丝一样,人和动物身上的受体就像螺帽一样,需要配对成功才能发生感染。当一种流感病毒的受体在人和动物身上都有时,这种流感病毒就会在人和动物之间传播,反之,只能在人类间或者动物间传播。禽流感作为流感,主要的传播途径和别的流感病毒一样,为呼吸道传播,因此和吃了禽类的肉没有直接关系。
问:作为疾控部门的专家,医生在线答疑,对市民还有怎样的提醒?
答:防范的办法和其他呼吸道疾病一样。勤洗手、室内勤通风换气、注意营养、保持良好的体质有利于预防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
目前尚无针对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的疫苗。因此,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
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很重要。要经常使用肥皂和流水洗手,尤其是在咳嗽和打喷嚏后;要加强居室卫生,常开窗通风;尽量避免去人群拥挤、通风不畅的场所;避免接触流感样症状(发热、咳嗽、流涕)或肺炎等呼吸道病人;如果有打喷嚏、咳嗽等呼吸道感染症状时,要用纸巾、手帕掩盖口鼻,预防感染他人;要吃熟食,不吃生鸡蛋,禽流感病毒不耐热,100℃时1分钟即可灭活;还应避免接触或食用病(死)禽、畜。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