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栓塞成老年妇女隐形杀手下肢淤血导致肺栓塞
前段时间,66岁的张老太因长时间下田劳作,出现了下肢肿痛、咳嗽气喘。张老太以为是肺炎,谁知竟患有“隐藏”疾病——肺栓塞。据呼吸科专家介绍,中老年人因久站或是久坐,最易出现肺栓塞;而肺栓塞因发病症状无特异性,一旦发病严重难以抢救,也被医生称作“隐形杀手”。
病例
老太久蹲 竟患肺栓塞
66岁的张老太家中有一亩三分地,平时种些蔬菜补贴家用,经常长时间蹲在地里干活。一周前,她出现了下肢肿胀的情况,但并未重视,后开始咳嗽不止,四天后还伴有气喘。在当地医院被诊断为肺炎,但病症并没缓解,后转院到苏北医院呼吸科。随后,医生发现患者血常规中的白细胞偏高,外院胸片有明显阴影,肺炎诊断明确。但患者呼吸困难明显,似乎不能用肺炎来解释。经进一步检查,发现张老太的胸部增强CT报告上显示,两侧肺动脉分支血栓形成,也就是肺栓塞。
张老太很是纳闷:“以往我的身体挺健康的,怎么下田劳作,反而患了肺栓塞?”
原因
苏北医院呼吸内科的副教授丁平解释道,老年女性在更年期后性激素水平下降,相对容易发生肺栓塞。“加之患者长时间蹲在地里干活,导致下肢淤血形成血栓,血栓脱落后导致肺栓塞。”丁平表示,一月前,另一位老年女性患者和张老太情况类似,患者是一位菜场小贩,每天工作时常常站立五六个小时,从而诱发了肺栓塞。另外,老年人长时间乘坐交通工具旅行,下肢缺少活动也是常见的肺栓塞诱因。
什么是肺栓塞?丁平解释,肺是人体负责气体交换的重要器官。肺中布满了丰富的血管,是肺正常工作的基础。当肺动脉及其分支被栓子堵塞时,会阻断肺的血液供应,发生肺栓塞。“严重的肺栓塞可在短时间内引起呼吸困难、休克,甚至心跳骤停,病人往往来不及抢救而死亡。”此外,一旦栓塞的面积出现过大,则很可能导致死亡,其死亡率可高达95%。
发病
老年妇女、骨折病人好发
“老年人肺栓塞发病率很高,特别是老年妇女。”丁平说,肺栓塞是一个“隐形杀手”,是常见的导致老年人猝死的疾病之一。“值得庆幸的是,张老太经过近两周的治疗,现在病情稳定,前两天已经出院了。”
据介绍,骨折病人也是肺栓塞的好发人群,这与三方面因素有关。一方面,骨折病人的肢体往往活动不便,导致血液停滞,容易形成血栓。另一方面,骨折往往伴有血管损伤和出血,血管内皮的损伤使血管内壁变得不光滑,容易形成血栓。此外,骨折增加了骨髓中的脂肪进入血液的机会,容易形成脂肪栓。丁平表示:“不论是上面提到的血栓还是脂肪栓,都有机会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导致肺栓塞。”
此外,瘫痪、长期卧床、肢体固定不动等可使血流滞缓,下肢肌肉泵功能作用消失,也会诱发血栓形成。“还有肥胖、怀孕、口服避孕药、高龄病人、糖尿病、血小板增多症、结缔组织病等干扰凝血和溶血平衡,会导致血栓的发生。”丁平介绍道。
专家解疑
肺栓塞有哪些临床表现?
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不明原因”的呼吸困难;与胸片和心电图“不相符”的胸痛;“难以解释”的咳嗽、咯血;突然出现下肢肿胀、疼痛等,然而上述典型表现临床所见不足三分之一,多数患者仅有咳嗽气喘等表现。同时,其他疾病如心肌梗死、左心衰、心包炎、主动脉夹层、气胸、胸膜炎、肺炎等也会出现类似临床表现,故极易误诊,常需鉴别诊断。
肺栓塞缺乏特异性的临床症状,临床表现呈多样化,轻者可无明显表现或轻微不适;重者可有心源性休克,甚至可致患者猝死,变化范围非常大。其表现主要取决于肺血管堵塞的程度与范围,以及患者栓塞前心肺功能状态。
如何预防肺栓塞?
预防肺栓塞要抓住两点,一是预防各种栓子的产生,二是预防栓子进入肺动脉。对于前者,常用的方法包括:①尽早开始肢体活动和功能锻炼;②下肢穿弹力袜,以及辅助气压泵治疗;③使用抗凝药物,好医师网,例如速碧林、阿司匹林、潘生丁等。预防栓子进入肺动脉的方法目前主要为放置下腔静脉滤器,但因价格昂贵,尚未在临床普遍运用。
其实,对于老年人来说,预防肺栓塞最佳方法就是避免久坐和久站。
在饮食方面,好医师网,应以清淡、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饮食为主,以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而造成脱落。
责任编辑:刘燕
新闻热线:18905279889 0514-87863284 广告热线:0514-82931211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北京中西医结合心肺血管疾病研究所成立
- :下一篇:肺癌术后的康复要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