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院推出冬病夏治“三伏贴”
市民王女士的儿子今年8岁,患有气管炎,平常易患感冒,并引发气管炎,开始输液治疗几天能好转,逐渐到一周才能治愈,甚至更长时间才能治愈,且发作频繁。自从前年到市中医院“冬病夏治”穴位贴敷后,这两年感冒次数明显减少,气管炎未再发作。为此,她今年在入伏第一天就带儿子来到市中医院针灸科进行“冬病夏治”。王女士说,没想到市中医院的“冬病夏治”能把她儿子的顽疾给治好,,今年是第三年,也是最后一次贴敷了。
据了解,市中医院开展冬病夏治已有二十多年历史,随着市民对我国传统中医、中药认识的加深,利用中医、中药进行治病保健的人群呈逐年增多的趋势,仅7月13日入伏第一天就有十多位病人来院进行贴敷。
那什么是“冬病夏治”呢?所谓的“冬病夏治”是传统中医按照自然界变化对人体的影响,推算出气血运行在每个节气的变化,并依此制定出传统的治疗方法。根据《黄帝内经》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利用夏季气温高、机体阳气充沛、体表经络中气血旺盛的有利时机,通过适当地内服或外用药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使一些宿疾得以治疗。
理论上讲,凡是冬季易犯的疾病都适宜三伏贴治疗,但实践中应用最多、疗效最好的还是呼吸系统疾病,如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慢性阻塞性肺疾、咽炎、扁桃体炎、变异性咳嗽等。这是因为呼吸系统与大气相通,最易感受寒冷之邪,呼吸系统疾病冬季最易发作。另外,其他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胃炎、胃溃疡引起的胃胀、胃酸、胃痛、胃肠功能紊乱、慢性腹泻;妇产科疾病如痛经、产后头痛等;神经穴位疾病如中风后遗症;痹症如风湿、类风湿引起的各种颈肩腰腿痛;四肢寒凉怕冷,免疫力低下等都适宜进行三伏贴治疗。
在此,专家提醒,医生在线答疑,发热和急性发作期的病人等热退三天后或疾病缓行后再敷贴。支气管扩张,活动性肺结核咯血患者,有严重心肺功能疾患及糖尿病血糖不能控制,瘢痕皮肤,局部皮肤感染及破损者等不宜敷贴。贴敷期间应忌烟、酒及生冷、油腻、辛辣等刺激的食物和海鲜,以免影响疗效。贴敷当天,尽量不要洗澡,此时洗澡寒凉邪气易侵袭人体,瘀阻经络而导致病痛发生。贴敷当天,避免电扇或空调直接吹到贴敷部位,不宜做剧烈运动,以免药膏脱落。“冬病夏治”贵在坚持,由于治疗针对的大多是冬季易发疾病,在夏季症状不明显或者根本没症状,所以治疗后的效果也要等到冬季才能显现。
市中医院冬病夏治今年贴敷时间为:头伏7月13日-7月22日,中伏7月23日-8月11日,末伏8月12日-8月21日。具体事宜可到国医馆二楼针灸科医生处咨询。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暑伏至,“冬病夏治”调理妇儿疾病 时尚滚动 南方网
- :下一篇:南京医院专家提醒:冬病夏治并非人人适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