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贫困重症小伙想重返校园好医师网
(长江日报记者刘睿彻 实习生谢新宏 通讯员蔡敏 )如果不是严重的双侧肺支气管扩张症,23岁的应城小伙林钢今年刚好大学毕业。近日,他在同济医院成功进行了切肺手术,后期受困于昂贵而特殊的抗生素,盼望得到帮助再读大学。
从小体弱多病,4岁起不离针和药
昨日进入手术后第三周,记者在同济医院胸外科见到林钢,长期病痛折磨,,他显得消瘦白皙,不过说话时脸上有了神采。“我今天要感谢太多人,父母、老师、同学、医生、病友……”他一个劲地说谢谢。
在病房,几乎全聋的母亲照顾他。一位肖先生给住院的父亲送财鱼汤,也送给他一份。“我快吃百家饭了。”他笑着说。
林钢身世不幸。哥哥溺水身亡后,父母五旬年纪老来得子。本是家人的希望,可林钢从小体弱多病,4岁起喝中药,8岁开始平均每年要滴注3个月以上的抗生素,15年过去,林钢几乎对所有抗生素耐药。
2007年,他在武汉市结防所确诊为支气管扩张。这种病让他每天至少吐一矿泉水瓶的浓痰,长期发烧。如果得不到有效控制,最终会因呼吸衰竭死亡。
2009年,就读于应城第三高中的林钢,好医师网,每天只能上半天学,高考考取了广东江门职业技术学院。他将录取通知书珍藏起来,想休学1—2年,等身体好转再读。直到同年高考的同学毕业找到工作,他的希望已遥不可及。
抗生素控制失效,林钢只剩下一条路,手术切除病变的肺。
手术恢复期,受困昂贵抗生素
今年6月,林钢辗转来到同济医院,应城市当地政府为他特批了6万元救助金。胸外科廖永德教授发现,因病变部位多,按照传统肺叶切除,林钢要切掉3/5的肺。这样就算治愈,患者可能变成躺在床上喘气的废人。
7月9日,廖永德主刀,选择有挑战性的手术方式,精准到肺叶上的“枝桠”——肺段,只切除林钢1/5多一点的肺。专家们还放弃了部分高科技耗材,手工操作,加上减免,为林钢共省下3万多元。手术后,林钢咳痰已很少。
“如果我过不了手术关,就把我的器官捐出去,帮助有需要的人。”手术前林钢说。廖永德感到这是个懂得感恩的患者。
“康复后,他完全可以像正常人一样学习工作。”廖永德的话也鼓舞着林钢。“病好以后我想接着上大学,如果时间太久回不去,就通过‘自考’完成大学课程,将来我才有能力工作,赡养年迈的父母。”这是林钢的新希望。
据介绍,手术恢复期,针对林钢的耐药,仍需使用特殊的抗生素,价格昂贵。治疗仍有数万元的缺口,盼望好心人帮助。
救助账号:中国邮政银行,6215995200000964248。
责编:刘畅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