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记者在甘肃震区的两天好医师网24小时在线答疑
岷县梅川工商所辖区开展灾后食品安全专项整治。 杨海波 摄
中国甘肃网7月25日讯 据鑫报报道 23日7时,受报社指派,我和报社一名摄影记者、一名司机从兰州出发,入兰临高速,向岷县方向进发。
汽车行至兰临高速临洮南,我们发现收费站上已开辟了抗震救灾车辆专用车道,只要有抗震救灾的相关证明,即可免费通行。
下兰临高速,我们进入212国道。212国道,其起点为甘肃兰州,终点为重庆,全程1302千米。这是漳县、岷县抗震救灾的生命线。
行至临洮五井镇加油站,刚加完油的兰大二院的救护车队,一路鸣笛,向着灾区进发。
在五井镇街一家超市前,一位老人说:“从22日早上开始,这里的车辆一辆挨着一辆,多少年都没有见过那样的场面。”出临洮五井镇,212国道依然畅通无阻,来自公路部门的工人在检修着道路。
在212国道陇西与岷县岔路口,交警现场调控疏导交通,医生在线答疑,为保障救灾道路畅通,非运输救灾物资的大型车辆,暂时不能前往岷县方向。
抵达漳县殕虎山加油站时,该站已临时定为部队救灾车辆定点加油站。
出站不远,前方路边停靠着几辆大型车辆,现场有交警疏导,这让我们想到了在陇西与岷县岔路口见到的临时交通管制。
行至漳县大草滩乡,迎面数辆救护车拉着伤员从岷县而来,转往兰州救治。
大草滩乡与岷县梅川镇交界,也是震区。大草滩乡小林村口,已是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点和救灾物资发放点。
小林村有200多户,房屋几乎都出现倒塌和受损,全村设了5个安置点,受伤的有13人,一个伤势较重的于23日早被送往兰州救治。
今年63岁的杨守文是小林村的居民,他家有12口人。家中的房子成了危房。记者走进帐篷,杨守文的儿媳妇正在哄孩子。“这就是我刚三个月的小孙子!小孙子平安就是我的福!”杨守文回忆说:“地震发生时,第一反应就是跑出房外!刚出门槛,小孙孙还在房子里,就立即返回把孩子抱了出来!”
站在国道旁远望,茶固村前后的山坡多处出现了滑坡,一道道滑坡的山体,就如同在青山上撕下了一道道宽宽的口子。
54岁的包双合的家就在国道边上,山体滑坡的土将其部分房屋直接冲塌。包双合说:“我们茶固村有400多户,房屋几乎全都被毁,现在还正在等待帐篷,今早村委会只拉来了20顶帐篷,由于太少,一时难以分配!”梅川镇政府的门口,当地居民不分男女老幼组成志愿者队,接送、卸载着救灾物资。一些放假的中小学生也加入进来,搬运方便面和矿泉水。
梅川工商所副所长包新平介绍,22日上午,为抢通梅川镇通往永星村的道路,附近一砖厂的老板动员员工,出动了一台铲车;一位志愿者开自己的挖掘机加入道路抢通的队伍中,道路抢通后,许多人才知道多台挖掘机中,还有一位志愿者的挖掘机,而这个司机连一瓶矿水都没有喝就走了。
23日14时30分,我们向永星村进发。
出梅川镇向东北方向,是坎坷陡峭的盘山土路,一辆辆救灾车辆在路上颠簸前行,当车子行至下文斗村,高山上滑坡的土有很大一部分还堆在路边,狭窄通行的路是从山土上临时抢修出的。
继续向前,是车陆村峡口社。这里是典型的西秦岭大山深处的地貌,道路极难行走,一些悬崖峭壁处路坡最大坡度在60—70度,suv卡壳的瞬间,让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路边多处是刚抢通的路,之前,跨塌的山体直接将狭窄的路面掩埋,有些地方的山体直接从山腰飘抛而下,并覆盖到路旁的深沟里。
从车窗向两侧的大山望去,山体滑坡的痕迹清晰可见,路边的农田里出现20公分的裂口,而所经过的村社,是一片房倒屋塌景象,各类救灾服务点设在村口、路口。各种救援车辆争分夺妙地爬行。
越往上走,村舍旁边的帐篷越多。
到永光村,该村四社的孙师傅正住在救灾帐篷内。孙师傅说,他们村有五六十户,房子全成危房,四社靠北面山坡上几户,在地震时房子瞬间被埋,人们赶到现场是只看到一些房子的梁柱头,但在一次余震后,连梁柱头也看不到了,22日晚找到了12个人,全部遇难。
参加救灾的梅川镇工商所副所长包新平介绍,地震中,梅川镇的永星村、永光村、马家沟村,禾驮乡的拉路村是重灾区。
23日19时许,我们回到梅川镇。在无处写稿、无处吃饭的情况下,位于镇政府附近的梅川工商所给我们提供了场地、吃饭条件。
24日8时,我们从梅川出发,沿着颠簸的依山土路,向东北方向行进,通往此次地震的又一重灾区马家沟村。看到记者下车采访,帐篷内外的居民呼啦围了上来,讲述着村子受灾的情况。“现在缺帐篷啊!106户人家只有39顶!”48岁的马俊忠憔悴地说,“我们是马家沟村三社的,房子毁了,现在帐篷不够,最多的四户人家住一个帐篷,床和被子也不够,只能先让妇孺老幼用,我们盼望能来更多的帐篷。”
在快出村子的东北口,我们在路上见到了一位老人,他正挥动着铁锹平整着脚下的土地,老人说:“我就是这个村的,叫张本山,今年72岁了,没想到这么大把年纪了竟遇到这么大的灾!”“都震成这样了,大家都在救灾,我也得尽一把力啊!”
24日9时,在岷县梅川镇马家沟村一社前的山坡上,甘肃省公安消防总队抗震救灾指挥部发出抢救生命的总攻命令。
随后,我们来到了马家沟受灾最重的一社前。
“不可想象,地震发生时,这一带会是怎样的景象?”一位媒体同行一边用相机拍着道路上裂开的口子,一边发着感叹。
居住在附近的受灾居民包治平说:“那场面我见了!八个字:地动山摇、天旋地转!”包治平说,地震发生时,一社住在山跟前的一户人家,直接被滑坡的山体给掩埋了,家里的一个小姑娘、正在自己家里的亲戚的两个孩子、还有一个同社的孩子被埋,等从房子里挖出时,四个孩子都没救了!
进入马家沟村一社,用满目疮痍形容一点不过。
甘肃省公安消防总队黄金72小时生命搜救大总攻的一个分队,进入这个村子包俊清的家。他家的房子都是砖混结构,但由于处在山坡跟前,也全部成为危房。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