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年放不下的情与义最好的在线医师网站
日前,县卫生局首次表彰“优秀乡村医生”,深泽乡后力村卫生室的乡村医生陈有棠榜上有名。
“一片冰心,愿为良医。”陈有棠是深泽乡后力村人。他高中毕业后,因村里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开始从事乡村医生工作,至今已有四十年。担任村里的赤脚医生后,陈有棠认真学习医学知识,即使在深夜陪病人挂点滴时和在田间工作闲暇之际,总要拿出厚厚的、枯燥的、深奥的医书看上几页。经过自身不断学习钻研,他在七十年代被评为“优秀赤脚医生”,九十年代被评为“全国优秀乡村医生”。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同数百万乡村医生一样,陈有棠在农村的卫生环境下,拿着一个听诊器、一个血压计、扛着药箱,数十年如一日,用质朴的双手践行着农村初级卫生保健神圣的使命。四十年风雪夜归人,,四十年吃饭没个准头,四十年走街串巷,四十年守着这个村落……有时困了,靠着便能鼾声如雷,而为抢救农药中毒病人时一天一夜可以不合眼;有时为预防接种,走遍大街小巷,田头地角,家庭学校;有时病人精神失常,遭到了拳打脚踢;有时夜半病患大出血,挂上吊瓶,拿着手电筒,坐上村里的手扶拖拉机一路抖着进城,直至第二天才赶回。村里老的小的,但凡不舒服的都经过他的手。村里有个病人,因为患有肠结核,后期虚弱到进食后即吐,痛得大叫不止,而不断的呕吐、剧烈的疼痛又促使其病情加剧,送至县人民医院治疗好转后,又回到村里。他到她家里给她看病打针,每天平均打四针,多时则需要打五六针。病人和其家属并没有抱太大的希望,但经过他的努力和不间断药物的治疗,三年后病人战胜了病魔。好了之后,病人老惦记着他,逢人便说:“没有陈医生,就没有我了”。还有一位95岁高龄的老太太,80岁那年她中风了,从大医院抢救后回家治疗,需要每月定期频繁地出诊,并且随叫随到。在他较为合理的医学治疗和家属的精心护理下,她恶臭的褥疮逐渐好转,瘫痪后的老太逐渐恢复,现在还能拉着他的手,乐呵呵地唠叨着:“谢谢你,要是没有你,我早就不在人世了”。
后力村是我县的一个大村,有600多户,1600多人,300多位老年人。谁家孩子出生了,谁家有人生病了,甚至哪个病人用哪种药物比较有效,一本本个人和家庭健康档案已存在他的脑海里。他经常戴着老花镜,敲打着键盘,学习信息化知识,做着慢性病、重症精神病、结核病等随防公共卫生服务工作。同时,积极协助乡卫生院开展农民健康体检,每年都能完成上级下达的指标。
陈有棠用药往往再三斟酌,在确保疗效和安全的前提下,尽量简化用药,不使用激素和少用抗生素。大山里的村民并不富裕,村民得了病常常忍着、拖着,直到扛不住了才来就医,好医师网,看了病不一定能还上,于是账本就一本本地积着,赊着的账本已有一箩筐。他说:“能给的,估计早给了,不能给的,就这样写着好了。”
四十年如白驹过隙,却在匆匆之中,一份放不下的情与义,播撒下了点滴雨露,滋润着一些人的心头。这份情义,这份坚守,或许将是一辈子。村里人对他的称呼从最初的“棠哥”,到后来的“棠伯伯”,再到现在的“棠爷爷”,他也从虎虎生威的青年,变成现在两鬓如霜的老年人。四十年的放不下,是怎样的一份医者之心呢?!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芡实有什么特殊功效好医师网24小时在线答疑
- :下一篇:警惕!这四个小症状拖延易发展成大病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