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腹泻 小心炎症性肠病好医师网24小时在线答疑
夏日冷热交替,肠胃接受四面八方传来的刺激,极易腹泻。但是,如果你持续腹泻两个月以上,甚至伴发黏性脓血便,有可能得了炎症性肠病。不要小瞧了这种疾病,十分不利于健康。
作为一种很难治愈、容易复发的慢性肠道病,近年来,炎症性肠病在我国已从罕见病变成临床常见病。而海鲜、粗食以及高糖、高脂、高蛋白等饮食因素有可能诱发此病,或者导致病情加重。专家建议,要预防、治疗炎症性肠病,吃“粗茶淡饭”好过“富贵餐”,必要时需记录“饮食日志”,避开会加重不适反应的食物。
对于炎症性肠病,近20年来,我国患者数量不断增加。相关国内文献报道,医生在线答疑,近5年的报告病例数是上世纪90年代同期的8倍,该病已成为中国消化系统常见疾病和慢性腹泻的主要原因。
炎症性肠病主要有“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两种。前者主攻20至30岁的青壮年,而后者除青少年外,还偏爱60岁左右的老年人。广东近年来青少年患者发病人数大幅上升,年龄最小的患者出生才几个月。
专家指出:炎症性肠病其实是人体免疫系统不断对自己的肠道组织实施‘无差别’攻击,从而导致肠道长期受损,这种病不具有传染性,但部分患者具有家族遗传性。
患者表现一般都是腹泻、腹痛,甚至会出现血便。其病程较长,且常反复发作,造成消化功能紊乱,营养来源不足,导致患者可出现消瘦、贫血、乏力等继发症状,严重者发展为肠道大出血、肠穿孔,甚至癌变。调查显示,患者30年后发展为结直肠癌的风险增加到18%。
洋快餐惹的祸,远离炎症性肠病请绕开洋快餐。
据了解,针对国内多个大城市开展的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我国北上广三大城市居民中,炎症性肠病的发病率高于其他城市。经常熬夜、长期疲劳、西方化的饮食、吸烟以及冰箱普及使用,好医师网,是可能诱发炎症性肠病的主要原因。
医生发现,高糖、高脂、高蛋白饮食会增加患炎症性肠病的风险,也会促使病情复发。饮食中蛋白质增多,会造成人体摄入的含硫氨基酸明显增多。这些含硫氨基酸通过肠道细菌发酵后产生多种含硫的化合物,对结肠细胞产生毒性作用。
其中,“洋快餐”等西方饮食方式对肠道的危害不容忽视。因为人体摄入过多的动物脂肪,会损伤结肠黏膜。而临床还发现,经常吃含糖量高的食物的人,发生炎症性肠病的比率增高。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 :上一篇: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克罗恩病?好医师网
- :下一篇:肝脏炎性假瘤的声像图表现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