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进化:我们是远房表亲吗?
人们更为清楚的明白了穴居人对现代人基因所作的贡献。
你了解自己有多像穴居人吗?这个问题听起来可能有点侮辱人。但是,除非你是非洲人或者有近代非洲血统,否则你们的相似度可能是1%到3%。
人们之前都一直认为“智人”是唯一的人种,但是,最近该观点被认为有误。六万年前,当现代人第一次离开非洲大陆,他们遇到其他的人种,比如欧洲和亚洲的穴居人(上图就是艺术家眼中的穴居人)。他们相互通婚,在现代人的基因当中仍能搜寻到他们通婚的“印记”。有两项研究对这种种族通婚做了仔细调查,医生在线答疑,试图查明通婚产生的影响。这两项研究分别发表在《自然》和《科学》杂志上。
发表在《自然》上的研究是由哈佛医学院的Sankararaman博士和他的同事共同完成的。这项研究仔细检查了1004名欧洲和亚洲人的基因,并与发现于西伯利亚一个洞穴的5万年前的穴居人DNA进行对比,同时也对比了176位西非人的基因。据Sankararaman博士推测,176位西非人基因里面可能不会有穴居人的基因,因为迄今为止,从所发现的化石里可推断穴居人只生活在欧洲和西亚。
博士与其同事在欧亚混血人中发现可能源自于穴居人的DNA。但是,在现代人类的基因组中,其分布范围并不均匀。对那些携带这类基因的人到底有什么影响,人们曾作出合理推断。例如,影响角蛋白产生的基因,更能显示出穴居人基因的影响力,因为角蛋白是毛发和皮肤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当时处于冰河世纪,他们居住的地方比现在更冷,导致他们的毛发比“智人”更旺盛(更保暖)。非洲种族保留穴居人的这类特点,使得它们更能适应亚北极环境,顺应了自然选择。更令人吃惊的是,Sankararaman博士也发现穴居人DNA与糖尿病、克罗恩病和狼疮有联系,甚至和抽烟习性都有关系。但这并不意味着对继承这种DNA对人有害。在事物丰富的当代社会,这种基因可能会增加患糖尿病的风险,但是对人们来说,生活在一种更为严峻的条件下,也会有好处。
事实上,真正有害的DNA只有在缺少它的时候才会被人们注意到,因为在穴居人灭绝后的三万年时间里,自然选择一直在努力清除这种有害的DNA。Sankararaman博士也找到了相关的证据。例如,在穴居人X染色体(它与Y染色体一起决定性别)不存在DNA,睾丸里面也没有多少DNA。有一些关于混血动物不孕的研究,最后发现那些降低男性生殖能力的基因一般都在X染色体内。因为没有几种东西比不能生育更能阻止人类进化,最终迫于自然选择的巨大压力,使得穴居人和“智人”的混血后代里面的这类基因得以去除。
华盛顿大学Vernot和Akey发表在《科学》杂志上的研究得出一个类似于Sankararaman博士的结论。Vernot 博士和Akey博士在665名欧洲和东亚人身体发现了穴居人的DNA,也发现它进入到皮肤基因的证据,也证明并不是所有新发现的遗传物质对其载体都有帮助。
他们也有其他发现。在计算机模型的帮助下,他们总结出:在过去的一千年里,穴居人并不是一直种族内部通婚,可能出现过好几次种族间相互通婚的高潮。他们和Sankararaman博士也发现,东亚人体内存在的穴居人基因平均来说比欧洲人多,奇怪的是,据人们所知,穴居人并没有在东亚生活过。
从机器从得出的残图
Vernot 和Akey博士想利用他们所掌握的数据,结合散布在现代人体内的零星的穴居人基因,更好的了解穴居人基因。尽管他们和Sankararaman博士双方的研究都依赖对比现代人和化石遗留的基因,鉴别出穴居人基因,但现有的化石都不完整。只有综观现代人基因里面已经被确定为穴居人DNA letters(携带遗传信息的化学碱)序列,医生在线答疑,才能更好的了解穴居人的原始基因。
重要的是,尽管个人体内的穴居人基因总量很少,但是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却是相当大的。如果调查对象人数充足,就能绘制穴居人基因的部分图组。通过665份基因样品,Vernot 和Arkey已经绘制了20%的基因图组。
对于已经已经灭绝的种族,这可是个令人惊讶的数字。它表示“种族”是人类的思维,而不是一个分类。从严格意义上讲,穴居人已经消失了,但是他们的DNA依旧残存在世上。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 :上一篇:每天腹泻数十次 两年瘦了90斤
- :下一篇:六因素易诱发脂肪肝 不吃早餐也易引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