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肝治疗谨防三大误区
孙殿兴
经过多年的乙肝防治知识宣传,医生在线答疑,乙肝患者对乙肝相关知识的认知程度有所提高,患者乱吃药乱治的现象与前些年相比有所减少。但从笔者接触的乙肝患者来看,仍有相当部分人对乙肝治疗存在误区。
误区一:表现在对待乙肝的态度上,不在乎或过度焦虑。乙肝感染者多数为病毒携带状态,肝功能正常,无明显症状,不影响正常工作与生活。所以有些乙肝感染者平时不体检,仍然照常喝酒、熬夜,结果出现腹水后才就诊。与之相反的另一部分乙肝感染者却过度焦虑,出现自卑情绪,在工作、社交、婚姻、生活等场所总觉得自己会传染别人,会被人歧视。另外也因得知慢性乙肝可以转化为肝硬化和肝癌等,从而整天担惊受怕。
误区二:表现在对乙肝治疗预期目标上,过高或过低。过高的预期是在发现携带乙肝病毒后,希望药物完全清除病毒、彻底治愈乙肝,盲目追求乙肝病毒表面抗原转阴。过低的预期是在进展到肝硬化或肝癌等阶段后,过早地放弃治疗。
误区三:表现在对待乙肝的治疗上,盲目用药、盲目停药和不规范用药。盲目听信广告,盲目接受某些广告吹嘘的所谓的转阴治疗或中草药治疗,好医师网,结果常见诱发乙肝发病。乙肝抗病毒治疗是个长期的过程,需要达到一定指标后才能停药,有些患者不遵从医生的医嘱,或医生未叮嘱到位,中途停药,结果导致病情复发甚至危及生命。抗病毒治疗过程中,经常间断或遗忘服药,这也是诱发病毒耐药的一个重要因素。
乙肝患者应对治疗有信心。过去应用低剂量普通干扰素或单纯保肝治疗慢性乙肝,疗效不佳。但近些年来,一方面有了长效干扰素,使慢性乙肝的疗效大幅度提高,又接连出现了拉米夫定、恩替卡韦和替诺福韦等五种核苷类抗病毒药物,抗病毒作用很强,耐药率也很低,几乎很少见到副作用。许多乙肝患者应用这些药物后,保持病情的长期稳定,还能恢复正常工作。
(作者为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全军肝病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