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效干扰素治疗有助乙肝患者获益
发布:2016-01-21 18:22 | 来源:网络整理 | 点击:次 | 责编:360好医师网
导读:
近期,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公布了更新版乙肝指南推荐意见,指南将“停药后持久的应答”作为慢乙肝(CHB)治疗的更高追求,并明确提出,当乙肝患者追求在有限疗程内实现停药后持久应答时,相比核苷,长效干扰素(PEG-IFN)更适合作为慢乙肝一线治疗方案。 北京地坛
近期,亚太肝脏研究学会公布了更新版乙肝指南推荐意见,指南将“停药后持久的应答”作为慢乙肝(CHB)治疗的更高追求,并明确提出,当乙肝患者追求在有限疗程内实现停药后持久应答时,相比核苷,长效干扰素(PEG-IFN)更适合作为慢乙肝一线治疗方案。
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肝病科主任医师江宇泳介绍,目前治疗慢性乙肝的抗病毒药物主要分为两大类,即核苷类药物和干扰素类药物,它们都可以帮助患者抑制乙肝病毒,实现乙肝病毒检测不到(即基本的治疗终点)。但由于核苷类药物作用靶点单一,只能抑制病毒,因此获得e抗原血清转换率较低。而且即便通过核苷类药物获得e抗原血清转换,停药一年后复发率也将高达50%以上,很难实现持久的e抗原血清转换。而长效干扰素不仅可以抑制病毒复制,更能够提高机体免疫,使患者获得较高和持久的e抗原血清转换。
江宇泳强调,“停药后持久的应答”的实现,主要是基于机体自身免疫功能的恢复,通过免疫控制达到病毒的持久抑制。因此相较核苷,,医生在线答疑,长效干扰素更能助力实现“停药后持久的应答”,让患者赢在终点。与此同时,江宇泳还表示,“初次接受慢乙肝抗病毒治疗,且高转氨酶、低病毒载量的乙肝患者是干扰素治疗的优势患者,这类人群在医生的指导下,通过长效干扰素治疗,临床获益更高。”
江宇泳建议,乙肝患者应该到正规的医院就诊,对病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系统的治疗。同时,在治疗过程当中,患者可以根据医生的建议至少尝试1次长效干扰素治疗,争取尽早实现“停药后持久的”e抗原血清转换甚至临床治愈。 (贺永福)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感谢您访问京华网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