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生成素: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新靶点好医师网
阿瓦斯丁(贝伐单抗)是目前市场上抗血管生成生物药物的典范,该人源化单克隆抗体(mAb)靶向作用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尽管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FDA)最近撤销了阿瓦斯汀治疗乳腺癌的适应证,但此药在世界各地仍广泛用于治疗大肠癌、脑癌、肺癌和肾细胞癌。而且,抗血管生成药物也可用于其他疾病的适应证,例如,雷珠单抗是一种来自于贝伐单抗的单克隆抗体片段,已被批准用于治疗湿性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AMD)。拜耳和Regeneron公司联合开发的湿性AMD药物Eylea(aflibercept,阿柏西普),也是一种VEGF受体1和2的胞外结构域融合人IgG1的Fc部分组成的重组融合蛋白。
随着对抗血管生成药物研究的不断深入,科学家发现,血管生成素有望成为抗血管生成药物的新靶点。
血管生成素途径受到关注
开发更安全和更有效的抗血管生成药物一直是制药行业努力的方向。血管生成素途径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有望改变VEGF通路已作为重要靶点的现状。对几种血管生成素家族成员的研究已经确定,血管生成素1(ANG-1)和血管生成素2(ANG-2)与其酪氨酸蛋白激酶受体TIE-2已成为研究热点。血管生成素-TIE通路被认为是一个特别有吸引力的治疗干预系统,因为其重要性不仅表现在对血管生成和血管内环境稳定上,同时也是血管生成和炎症通路的重要环节。
ANG-1和ANG-2是TIE-2受体酪氨酸激酶的功能性配体。ANG-1表达于许多类型的细胞,如周皮细胞、平滑肌细胞和成纤维细胞,医生在线答疑,作为TIE-2激动型配体。ANG-1介导的TIE-2激活可导致血管内皮细胞通透性和血管发育稳定性下降。另外,ANG-2由血管内皮细胞表达,医生在线答疑,可阻断ANG-1介导的TIE-2激活,作为TIE-2的拮抗剂发挥作用。ANG-2上调与不同类型的癌症(如乳腺癌、转移性恶性黑色素瘤和肺癌)转移和恶化相关。
而且,血管生成疾病(如黄斑变性、类风湿关节炎、骨关节炎和牛皮癣)都发现了ANG-2上调的现象。ANG-2局部产生已被确定为胶质瘤和胶质母细胞瘤引起的新生血管的早期标志物。在肿瘤进展中,VEGF介导的血管生成被阻断时,ANG-1和ANG-2表达水平的上调已被证明是血管生成援救反应一部分,可导致肿瘤转移加速。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