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太深 大肠癌致死率升至第三好医师网24小时在线答疑
南都讯 记者李鹏 “肠道息肉如果不治疗,50岁之后患大肠癌的几率是100%。”记者从惠州市医疗卫生部门了解到,虽然肺癌目前是造成惠州市民肿瘤死亡的头号杀手,但是大肠癌致死率也已经排到了前三。由于大肠癌症状容易被忽视,医学专家建议,如果30岁以上人群发生排便困难都需及时接受检查。
治便秘发现患上大肠癌
滨江公园广场上,王明成(化名)带着活泼的小孙子在散步。对于50多岁的他来说,这样的生活自在舒坦。谁知半年前,王明成刚经历了人生最大的一道坎,最终好不容易从死神手里逃了出来。
虽然一直感觉肠胃不舒服,总是消化不好,老是便秘,王明成最初一直以为到了一定年龄,身体状况差也是自然,所以很少留意病情。2012年夏天,耐不住身体的折磨,王明成去医院找医生想开点通便的药。结果在了解身体情况后,医生估计可能是肠道出了问题。做了一系列检查之后,最后医生确认王明成的肠道出了大问题,患上了结肠癌。
听到这个消息,王明成一下子没了精神,原本以为儿女已经成家,自己也到了颐养天年的日子,谁知道却患上了可怕的癌症。子女随即四处给他求医,想找一个稳妥的治疗办法。万幸的是王明成的结肠癌还没有恶化,被发现时还是良性,最后通过手术切除一段肠道。
经过半年的治疗,王明成已经康复,只是整个人明显地消瘦了一圈。“还好是肠道,切除了一段其他的还可以用。要是锯掉手或者脚,那就麻烦喽,孙子都抱不了。”现在,王明成心情也变好了,说起曾经染上的重疾甚至都能开玩笑了。
吃得太好诱发肠道疾病
现在的王明成每天过得规律而简单,每天食物中都要包括大量的绿色食物,特别是蔬菜。一方面是手术的原因,也因为吃得清淡了,体重减轻了不少。多吃绿色蔬菜,这是医生提出的健康要求,但是对于王明成来说,做到这一点却很难。
说起以前自己的饮食,王明成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喜欢吃肉,基本上餐餐不落空。早餐在自家楼下的快餐店吃猪肉汤,午餐基本上在公司附近的酒楼解决,晚上又经常会有应酬,出席各种饭局。“我很喜欢吃客家的猪肉汤,每次不但喝汤还要把所有的肉吃完。吃饭的时候常吃的也都是猪肉或者鸡鸭。”
在医生看来,这样的饮食习惯并不健康,甚至对身体有危害,但是王明成之前并不觉得这样有什么不妥。“我们客家人都喜欢吃咸一些,特别是腊味。这些饮食习惯代代相传,到我这里肯定也是这样的。”虽然家人也多次提醒他要注意饮食,但是他却从没有当一回事,直到患上直肠癌,他才发现了问题的严重性。
手术之后从恢复期开始,王明成就开始减少吃肉,尽量多吃一些蔬菜。“最开始的时候,总是感觉到饿,觉得只是吃蔬菜没吃肉就像没吃饱一样。”
记者走访了惠州几家主要医院的消化内科或者肛肠科,前来咨询的患者大部分是中年或者老年男性。有医生介绍,这部分人群都是肠道肿瘤的高危人群,很多人都是最早开始出现消化不良、便秘,最后情况严重了,才到医院就诊。“因为肠道的疾病一定要做肠镜才能一探究竟,很多病人觉得麻烦或者费用高,最开始都不愿意这么折腾,以为是小毛病,谁知道最后却耽误了病情。这些人中,很多都和自己的饮食习惯有关。”
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放疗科主任白力形象地说,肠道癌症增多的一个主因就是现在人吃得太好了。“高营养高脂肪的食物大量摄取,好医师网,粗纤维蔬菜水果的摄取量太少,就会使得肠道内部富营养化,消化能力受影响,最终导致肠道的病变,甚至癌变。”
分析
惠州肠道癌发病率明显上升
资料显示大肠癌是人类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居全球恶性肿瘤第三位,我国大肠癌发病率亦呈逐渐升高趋势,居恶性肿瘤死因的第五位。根据第七次全国消化病学学术会议上时任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医生的许岸高和余志金等人合著的论文《广东省惠东县大肠癌的筛检研究》,在选取广东省惠东县5个镇2005年7月1日时间截面的100859人,进行大肠癌普查,死因登记,结果普查显示这些人群中的大肠瘤总体粗发病率为15.2/10万(男17.2/10万,女13.0/10万),粗死亡率为5.0/10万(男5.9/10万,女4.0/10万)。
虽然这一统计数据已经有些过时,但是却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目前惠州人口中,大肠癌的发病状况也不容乐观。作为一线进行肿瘤治疗的医生,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袁霞根据自己治疗病人的经历认为,和前几年鼻咽癌最常见的情况相比,这几年惠州乳腺癌、肠道癌发病率都有明显上升的趋势。其中,肠道癌症的上升和现在市民的饮食结构不无关系。
知多D
大肠癌为何“查三代”
大肠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是直肠癌和结肠癌的统称。中国抗癌协会在官方网站上对于大肠癌的发生原因分析认为,主要就是遗传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这类患者占大肠癌患者的10%-15%。
这类患者有三大特点:家族有三个或以上大肠癌患者,其中有一个是一等亲,50岁前发病。这类遗传病为显性遗传,患者的下一代约有50%发生大肠癌(医生发现此类病人一般都会“查三代”,即上代及子代,还有病人本身,其显性遗传是不分男女的)。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若不治疗,50岁前几乎100%发生大肠癌。
除此之外,有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病特征的人群也容易发生肠道肿瘤。中国抗癌协会认为中国人肠癌发病较西方人早12-18年,故美国提出50岁不管有否症状均应做第一次肠镜,而中国则应当是40岁。
大肠癌早期五大症状
中国抗癌协会针对大肠癌的科普宣传认为,大肠癌的症状是较明显的,人们之所以晚期才确诊,主要还是因为大意。在中国30岁以上如果出现不明原因的血便、黏液便、大便习惯改变等症状就必须去医院进行检查。总结起来,大肠癌前期有以下五大症状,发现以下症状需要及时就医:
大便习惯改变:大便次数增多或出现便秘,或便秘和腹泻交替出现;
便血:大便带血,一般为鲜红色或果酱色,是大肠癌最常见的症状;
肠梗阻:一般伴发腹痛,是因为肿瘤生长很大,堵塞肠管导致的;
腹部肿块:常见于右半结肠,即升结肠癌较常出现腹部肿块;
全身衰弱、贫血、消瘦、乏力、发热,甚至出现恶病质(多见于晚期)。
如何防治大肠癌?
对于如何预防大肠癌,广东省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万德森教授作为医学指导,认为需要做到以下几点。首先避免长期进食高脂高热量食物,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大蒜、茶叶等天然抑癌食品,适当补充维生素A、B12、C、D、E和叶酸;对有肠息肉,尤其是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患者,须及早予以切除;对有癌瘤遗传易感性和癌瘤家族史的人群应定期行肠镜检查;近期有进行性消瘦及大便习惯改变者,也应及早进行有关检查,以期尽早发现;对早期肠癌手术后或放疗后的患者,应定期复查,早期发现复发及时治疗。
特征
肠道肿瘤多发于中老年人
在实用医学杂志2007年第23卷第21期《年龄对大肠癌临床特征的影响》一文中,余志金等人总结分析南方医院和惠州市中心人民医院1985-2004年经病理确诊的3870例大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最终得出结论发现,从年龄分组构成上,患上大肠癌的青年、中年和老年分别占17 .0%、45 .2%和37 .7%,近20年青年大肠癌所占比例从21.7%下降到12.2%,而老年大肠癌从22.5%上升到47.2%。
惠州一家综合性医院消化内科王医生对记者表示,虽然没有具体统计过肠道肿瘤患者的构成情况,但是前来就诊患者中,中老年人确实占据了绝大的比例。“肠道疾病多发在中老年人身上,和中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退化也有一定的关系。年轻人消化功能比较旺盛,肠道蠕动能力较好,但是老年人这些机能开始出现退化,体内垃圾就会长期在肠道停留,从而最终影响到肠道的健康,常见的就是便血或者便秘。如果不及时就医最终就会导致肠道细胞病变,产生肿瘤。”
也有专业医生认为,大肠癌虽然对任何年龄组人群均可造成疾病负担,但对45岁人群的健康危害尤为明显。45岁以上人群的社会、家庭压力较大,吸烟、饮酒多而运动相对较少,是大肠癌发病的危险人群。美国癌症协会关于大肠癌筛查的指南也明确建议,,对大肠癌的筛查起始年龄为50岁,认为应该对50岁人群进行大肠癌筛查及干预,以提高大肠癌的早期诊断率,降低其发病率,从而减轻其疾病负担。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