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诊治的现状
李小东,男,主任医师,副教授,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放疗科主任,二院教学办公室主任。医学硕士,硕士研究生导师。擅长临床核医学诊疗和甲状腺疾病诊治。现任中华医学会核医学分会委员/肿瘤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核医学会委员,全国(核医学)医师定期考试编辑委员会委员;中国核学会天津分会理事,天津核医学会副主任委员。国际放射医学核医学杂志编委。中华医学会天津分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组成员。
—、什么是肿瘤
通俗地讲,肿瘤是疯长的组织。具有独特增殖性能的细胞群,一且丧失正常调控会导致无节制地生长,异常分化并发生局部组织浸润和远处转移。肿瘤在医学上是指细胞的异常病变,而不一定是身体上面的肿块。这一种病变,好医师网,使体内部分细胞不受控制地增牛,经过一定时间的积累就会形成肿块。肿瘤细胞与正常细胞相比,有结构、功能和代谢的异常,它们具有超过正常细胞的增生能力。非肿瘤性增生和肿瘤性增生不同,前者常有明显的刺激性因素,且增生限于·定的程度和时间,一旦此因素消除,即不再增生,但如超越一定的限度,发生质变,则也可变为肿瘤性增生。肿瘤大致可分为良性肿瘤及恶性肿瘤。
1.良性肿瘤。生长速度缓慢,表面较光滑,不侵入邻近的正常组织内。瘤体周围常形成包膜,因此与正常组织分界明显。除非长在要害部位,良性肿瘤一般不会致命,好医师网,大多数可被完全切除,并很少有复发。
2.恶性肿瘤:又称癌症。可分为上皮源性的“癌”和间质源性的“肉瘤”。在恶性肿瘤中,这些增生的细胞,除了会形成肿块以外,还会扩散到身体的其他部位,在正常细胞之中增生。如果癌症未经治疗,通常最终结果是导致死亡。
二、肿瘤是怎样产生的
现代医学研究证实,癌症的病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发病的外部因素、发病的内部因素、饮食营养失调和不良生活习惯等。
1.癌症发病的外部因素。
(1)化学致癌因素。是导致肿瘤的主要原因,其来源甚广,种类繁多。经考察和动物实验证实有致癌作用的化学物质已发现有千余种其中与人类关系密切的就有数百种。化学物质致癌潜伏期相对较长,对人类危害极大,它广泛存在于食物、生产作业环境、农药、医疗药品之中。如:①黄曲霉毒素,是公认的致癌物质,有明显的致癌力,已经被证实可导致肝癌的发生,它会污染花生、玉米、高粱、大米等许多粮食作物。②亚硝胺类,致癌性较强,能引起动物多种癌症的化学致癌物质。在变质的蔬菜及食品中含量较高,能引起消化系统、肾脏等多种罪官的肿瘤。②多环芳香烃类化合物,如3,4苯并芘、二甲基笨二苯蒽等致癌物污染的空气,均会对人体产生影响.严重的会诱发并导致肺癌、鼻咽癌、消化道癌、白血病、膀胱癌、阴囊癌、皮肤癌等.
(2)物理致癌因素。包括灼热、机械性刺激、创伤、紫外线、放射线等。应予重视的是,辐射危害也可以来自医源性,如多次反复接受X射线照射检查或放射性核素检查可使受检人群患肿瘤的概率增加,而用放射疗法治疗某些疾病,也可诱发某些肿瘤。有资料报告,在用放射性核素磷治疗红细胞增多症后,相当数量的患者经过一定的潜伏期而出现白血病。肺结核患者反复地胸透检查,可诱发乳腺癌。
(3)生物致癌因素。目前,对这类因素研究较多的是病毒。近来发现,人类的某些肿瘤与病毒关系密切,在一些鼻咽癌、宫颈癌、肝癌白血病的患者血清中可以发现有相应病毒的抗体。还有资料表明,血吸虫病可诱发大肠癌、肝癌等。
2.癌症发病的内部因素。
(1)免疫功能的影响。人体免疫系统是机体的护卫军,当其功能正常时,能有效地抵抗、消灭外侵的细菌、病毒等,并能清除外来的有毒物质及机体内的代谢产物。临床研究表明,人体对肿瘤确有免疫能力,有不少患者可以长期带瘤生存而不恶化,就说明机体对肿瘤有一定的抵抗力。当机体的免疫功能受到抑制或损伤时,肿瘤的发生宰高,生长也快,并容易转移。
(2)内分泌紊乱的影响。内分泌紊乱对某些肿瘤的发生发屉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与甲状腺癌、乳腺癌、宫颈癌、卵巢癌等发生有关。
(3)遗传因素的影响。到目前为止,在人类肿瘤中,只有视网膜母细胞瘤,肾母细胞瘤、神经纤维瘤病以及结肠息肉综合征被认为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国外有报道,欧美妇女中的乳腺癌约有30%有遗传倾向,某些胃、食管癌、肝癌也具有遗传性。
(4)精神因素的影响。许多临床研究资料表明,情绪的好坏与癌症的发生有重大关系。癌症患者精神多有重大创伤,或有较长时间精神的压抑、郁闷等,性格开朗的人很少患癌症。
3.饮食营养失调。营养失调与肿瘤发生相关。有报道认为,饮烫茶能破坏人体食管的黏膜屏障。我国食管癌高发区的流行病学调查也表明,食管癌的发病与饮食习惯有关,如过热过烫的饮食、粗糙的食物,质地硬难以消化的饮食、吞咽过快等都能促使食管黏膜损伤,加上感染等因素的作用,导致癌变的发生。
4.不良生活习惯。不良生活习惯包括偏食、吸烟、嗜酒、不科学烹调等行为。美国癌症权威研究机构的报告指出:不良习惯占致癌因素35%,吸姻占30%,两者加起来就占65%。吸烟是世界性的社会公害,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健康。国外有研究报告,吸烟者肺癌死亡是非吸烟者的10.8倍;喉癌死亡是5.4倍。
三、肿瘤怎样诊断
1.自我检查。癌症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任何器官的任何组织。通过自我检查可协助发现某些潜在癌症的早期征象,如表皮肿瘤,甲状腺肿瘤和乳腺肿瘤等。
2.影像诊断。是通过特殊显像手段,显示患者身体内部结构及肿瘤病变的影像,并对病变进行定性和/或定量分析,以帮助诊断。
3.病理诊断。临床主要是利用病理学检查来分析所采集的标本的细胞、组织和器官的结构、功能和代谢方面的改变,来帮助诊断和治疗。
肿瘤的早期发现、正确的诊断、及时治疗对预后有重要的影响。随着检查手段及方法的不断提高,使诊断的正确率逐渐提高,但仍有相当一部分肿瘤不具备典型表现,诊断困难;正确的诊断需要临床、影像及病理三结合:其中,病理诊断对治疗方案的选择起着关键作用,而穿刺活检是获取病理诊断的主要途径。
四、肿瘤能治吗
成功的治疗方法需要清除所有的无论是原位的肿瘤、局部扩散范围内的或者转移到机体其他部位的癌细胞,但目前尚无特效的根治方法;当前临床主要是综合治疗,肿瘤的外科治疗、放射治疗、化学药物治疗丛生物治疗,构成了肿瘤现代治疗的四大支柱:从治疗效应看,外科手术和放射治疗都属于局部治疗,治疗的重点是控制局部生长和局部扩散,特别是淋巴结的转移。药物治疗具有全身效应。化学治疗除了重视局部肿瘤外,更多地把着眼点放在恶性肿瘤的扩散和转移上,强调多疗程、足剂量的用药方法,以期能杀灭绝大部分的肿瘤细胞。临床可根据患者的机体情况、肿瘤的病理类型、浸犯范围和发展趋势,有计划地、合理地应用现有的治疗手段,以期最大限度地提高治愈宰、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 :上一篇:疾病预防 身体10大悄无声息的癌症信号
- :下一篇:[股票]纳米机器人股票有哪些?纳米机器人股票一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