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牙周炎?当心肠癌风险高!
发布:2015-10-06 11:22 | 来源:网络整理 | 点击:次 | 责编:360好医师网
导读:
一种在口腔内导致蛀牙的细菌,在结直肠癌病人的癌组织中发现的比例远高于非癌组织,或许今后能成为预防、筛查肠病的简便手段。
今天,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广州消化疾病中心联合门诊试运行正式启动,胃肠、肝胆、胰脾等消化系统疾病有望一站式解决,病情复杂的病人也只要挂一个号,无需辗转多个门诊科室。同时,广州消化疾病中心实验室正在开展肠道菌群和肠癌、炎症性肠病的关系,发现一种在口腔内导致蛀牙的细菌,在结直肠癌病人的癌组织中发现的比例远高于非癌组织,或许今后能成为预防、筛查肠病的简便手段。
广州日报记者了解到,市一医院的广州消化疾病中心实验室正在开展肠道菌群与肠癌、炎症性肠病的关系。据市一医院副院长、消化内科主任医师聂玉强介绍,在肠道的诸多细菌中,具核梭杆菌最早是在口腔内被发现,是牙龈疾病和牙周炎的主要原因,医生在线答疑,但已经被发现可能和肠癌有关,“我们初步研究显示,结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中,65%以上的具核梭杆菌定量明显高于同一患者肠道内没有癌变的组织。这或许解释了为什么有研究发现,口腔卫生状况不好的患者,,肠癌几率也相对高。在炎症性肠病患者身上同样有这个情况。”
他指出,具核梭杆菌“偏爱”蛋白质,而高蛋白、高脂肪饮食是大肠癌的危险因素之一。目前的大肠癌筛查,简便的有大便潜血实验,另一种较为常用的验血查肿瘤标志物,大肠癌患者的阳性率也只有30%左右,而大肠基因筛查需花费两三千元。“具核梭杆菌和肠癌的关系,或许可以像发现幽门螺杆菌和胃癌的关系一样,或许将为今后肠癌的预防、诊断、治疗、病情检测和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比如,在大便中检验出这种细菌产生的毒素,是否提示有肠癌的可能?是否杀灭了肠道中的这种细菌以后,肠癌的风险因素就降低了呢?这些都需要进一步研究。”(广州日报讯记者伍仞 通讯员魏星)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控制结直肠癌术后复发与转移有方法(图)
- :下一篇:大凉山产正宗黑苦荞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