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汉增:赴盱眙开展“三解三促”情况报告好医师网
江苏省财政厅副厅长 王汉增
近年来,苏北在农业经济和农村发展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其在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仍然十分突出,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农村生产生活环境有待改善,与苏南、苏中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十二五”时期,是加快苏北振兴的关键时期,全面达小康关键在苏北,难点在苏北。如何充分发挥财政职能作用,推进苏北农村实现跨越式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是当前亟待研究的课题。为此,根据省委关于在省级机关处以上领导干部中深入开展“三解三促”活动的实施意见精神,我们赴盱眙县管镇镇,以宗岗村、双黄村为重点,进行“三解三促”驻点调研。现将“三解三促”活动情况汇报如下:
一、“三解三促”活动情况
我们驻点调研的宗岗村下辖4个村民小组,360户,1650人,耕地总面积2000多亩。2011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0.6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800元。双黄村下辖9个村民小组,745户,3650人,耕地总面积3200多亩。2011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25.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300元。驻点调研期间,我们首先对两村的村庄环境整治情况进行了实地考察。总的来看,当地村庄环境整治工作进展顺利、成效初显,交通干线两侧村庄环境面貌普遍改善,宗岗村及双黄村外墙粉刷、村内绿化、户厕改造等村庄环境整治工作正在稳步推进。听当地村干部介绍,自2011年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启动以来,宗岗村已新建4个公厕,外墙粉刷1.3万平方米;双黄村已清理露天厕所36个、清理毛坯房14间、墙面刷白2万平方米。当地村民高兴地告诉我们,村庄环境整治真是政府为百姓办的一件大好事,村庄面貌改善不但给他们带来美的感受,也提高了他们保护环境的意识。活动中,我们对村民进行了重点约访并分别召开了镇、村干部和村民代表座谈会。老百姓普遍反映现在的日子一年比一年红火,称赞党的富民政策好。双黄村杨天图村民激动地说,现在农业税不用交了,同时政府还发放各种涉农补贴,并帮农民上保险,真是做梦也不敢相信。镇村干部也反映,近年来,党和政府为农村做了很多实事,无论是农村集中区建设还是村庄环境整治、无论是农村养老、医疗还是扶贫开发,党和政府都从农民的切身利益出发,为农村的长远发展着想,出台了很多政策,起到了很好的效果。此外,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一些村还充分运用有效资源,通过发展高效农业、盘活土地资源等方式,发展和壮大集体经济,带领农民致富。如与宗岗村相邻的崔岗村,通过经营有机米种植、生猪养殖、蔬菜大棚、绿化苗圃等项目和出租在镇工业集中区建设的标准化厂房,2011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35万元。目前,崔岗村建有农民集中居住区,入住农户160户,道路、绿化、供水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有序,敬老院、幼儿园、卫生站等公共服务设施配备齐全,生活垃圾收运体系已经建立,家家通有自来水、沼气和有线电视,是远近闻名的脱贫致富村。在宗岗和双黄村,我们分别走访慰问了两位老党员和两名贫困户。宗岗村公路组老党员宋伏胜今年71岁,家中主要收入来源于儿子、儿媳和孙子外出打工收入,除此之外,政府每月还给他发放养老金60元,给他90岁的父母,每人发放养老金320元,老人不用为生活来源担忧,生活过得舒适幸福。我们慰问的双黄村杨庄组贫困户五学娥,身患食道癌10年,虽家境贫困,但一直得到政府的关心和救助,还参加了大病合作医疗,现在病情也稳定下来,老人见到我们,激动地说,是政府的温暖给了她战胜病魔、勇敢生活的信心和勇气,一定会珍惜现在的生活,好好生活下去。活动中,我们还考察了管镇镇镇区建设和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并在村民家吃农家饭,和村民一起共同参加了田间劳动。时近麦收季节,成片的麦浪随风起伏,一畦畦黄豆、花生、山芋长势喜人,三两个村民正在田间劳动,我们走进田野,和村民并肩劳动,共同锄草松土,体验丰收的喜悦。四天的活动时间很短暂却很充实,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苏北农民的生活水平正不断提高,苏北全面小康建设进程正在加快推进。
二、“三解三促”活动反映的主要问题
在走访座谈考察过程中,基层也反映了一些问题,归纳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镇村规划编制滞后。镇村规划缺乏科学性、前瞻性,基础设施规划缺乏通盘考虑,无法发挥整体效应。如具有2000多年历史的古镇——管镇镇,据传是名相管仲的故乡,但该镇历史遗迹已全部湮灭,镇区建设只有镇村布局规划,控制性详规还没有编制,镇区建设依靠主观判断,基本一任领导、一个建设思路,处于混乱状态;村庄建设更具随意性,所调研的宗岗村、双黄村农民集中居住点详细规划还不够完善,影响了农民集中居住点的选址建设。
二是基本公共设施仍较落后。当地农村多数村庄垃圾收运、生活污水处理体系尚未建立,村内偏远地带垃圾随意堆放、污水任意排放现象仍很普遍。管镇镇为创建生态文明示范区,经多方筹集资金,建成了镇区污水处理厂,但污水收集管网仅建成400米,严重影响了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当地农村公路虽然已实现村村通,医生在线答疑,但村与组、组与组、组与户之间不少还是泥土路,影响了村民出行,制约了农村商贸发展。
三是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宗岗、双黄村地处丘陵山区,农业灌溉用水需经三级提水才能到田,两村抽水泵站大都建于上世纪70年代,年久失修,效率低下;由于近年柴油价格飞涨,致使泵站翻水灌溉成本偏高,百姓负担重。
四是农业技术和知识仍较缺乏。农村中的年轻人十分渴望能获得农业技术和知识培训,增强农业开发技能。但是,乡镇组织的农业科技培训主要针对种植大户,对多数农民缺乏普及性的培训。
五是村级经济基础薄弱。虽然近年来农村总体经济水平有所提高,但村级经济基础仍然很薄弱。如宗岗村2011年全村集体经济收入仅0.6万元,根本没有能力通过自身力量建设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文化设施,更谈不上给当地农民提供创业、就业机会,增加农民收入。
六是农村因病、因残贫困户生活保障值得关注。近年来,农村总体生活水平提高很快,但农村中因病、因残致贫的现象也很突出。如我们慰问的贫困户王游江的境况就比较典型。王游江自身精神异常,生活不能自理,和其母二人居住在两间破旧的平房内。目前,王游江母亲身患重病,母子二人生活全靠村干部照顾,生活相当贫困。据当地村干部反映,宗岗、双黄村的贫困户共有180户,多数因病因残致贫,这部分群体的生活保障问题在苏北全面小康的进程中显得尤为突出,需要高度重视。
在了解民情民意的过程中,我们也对当前工作进行了思考,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是政策的制定一定要切合基层的实际,否则会影响政策实施的效果。如村庄环境整治政策村民普遍叫好,但当地统一拆除小猪圈的措施,就未能考虑养猪收入仍是部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影响了村民增收。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