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用吃避孕药预防子宫内膜癌好医师网
□黎蘅
刘小姐的外婆5年前因为子宫内膜癌去世,当刘小姐得知家族史是子宫内膜癌发病的一个高危因素后,就对此病格外留意。日前,网络上的一个帖子让刘小姐“如获至宝”:长期服用避孕药可以预防子宫内膜癌。“像我们这样的育龄女性本来就要避孕,还能预防癌症,这不是一举两得吗?”
事实真的如此吗?长期服用避孕药会不会带来其他副作用?
网络传言:
避孕药中的孕激素能防癌
专家释疑:
避孕药中既含雌激素
也含孕激素
在百度上输入“避孕药”和“子宫内膜癌”等关键词,弹出了100多万条搜索结果,当中果然有很多关于“避孕药能防癌”的内容。这些文章的普遍意思归纳起来是:子宫内膜癌的发生与雌激素有关,而避孕药中的孕激素恰恰是雌激素的“狙击手”,可以对雌激素产生抑制作用,所以可以起到预防子宫内膜癌的作用。不仅如此,有文章还指出,研究显示,避孕药对雌激素的这种降低作用不仅在服避孕药期间有,停药之后作用还会延续一阵。
对于网络上的这些说法,广医三院妇科主任生秀杰认为,理论上解释得通,但实际上医生并不鼓励这样的预防方式。生秀杰说,医生在线答疑,首先避孕药的主要作用是避孕,另外还有一个作用是调经,但任何指南都没有建议将其作为子宫内膜癌的预防手段。其次,目前市场上出售的避孕药都是复合避孕药,好医师网,当中虽然含有孕激素,但也含有雌激素,“这两种激素对子宫内膜癌发生的作用是相对的,但它们在避孕药当中孰强孰弱,雌激素和孕激素所带来的作用各占多少,这些目前都没有非常明确的研究能证明。”
所以,生秀杰认为,有避孕需求的女性服用避孕药无可厚非,但没有避孕需求的女性单纯因为预防子宫内膜癌而服用避孕药则完全没有必要。
事实上,生秀杰同意子宫内膜癌的高危人群应该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避免疾病的发生,“最规范、最常用的方法是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适当使用孕激素,也就是临床上被广泛应用的黄体酮。”
口服避孕药,
要定期测血压
与此同时,生秀杰还特别强调,避孕药虽然是非处方药,安全性较高,但它也有适应证和禁忌证,并非人人都适合使用。“例如部分女性在口服避孕药后会出现高血压。”生秀杰说,高血压的形成原来也和口服避孕药中的孕激素关系密切,有研究显示,口服避孕药所致高血压的发病率,一般在5%左右。
据了解,口服避孕药所致的高血压有自身的特点,例如一般情况下高血压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但由口服避孕药引起的高血压,发病年龄较早,多在育龄期,而且通常在服药后1~2周即产生高血压。但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年轻的育龄妇女基础血压较低,服避孕药后血压的轻度升高很难被发现,所以很多人是在服药数月或一年后才发现,少数甚至是在服药2~3年后才发病。
专家建议,口服避孕药的育龄妇女应定期测量血压,并与服药前的血压进行比较。服用避孕药的妇女如血压超过140/90mmhg时应考虑停服避孕药,改用其他避孕措施。避孕药所致高血压的程度,个体差异很大,临床表现各异,多数为轻中度,极少数发展为进行性或恶性,停药后多数可恢复正常,恢复正常所需时间与个体素质、血压高低及服药时间长短有关。据《广州日报》
原标题 [不要用吃避孕药预防子宫内膜癌]
以上内容来自:大河健康报
[责任编辑:李洪帅]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