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坚持让老人少受许多苦
url:,id:0
本报记者李凤仙通讯员杨燕
前段时间,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呼吸内科二区为钦北区一名八旬老人去除了支气管异物,成功排除了老人患肺癌的可能性,让家属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了。呼吸内科二区医生敬业、细心、负责任的行为,不但感动了患者家属,也成为医院同行们学习的榜样。
八旬老人疑患肺癌让家属绝望
今年2月,来自钦北区一乡镇的罗伯因发热、呼吸困难在当地的卫生院治疗,拍胸部照片检查提示为“左肺完全不张”。医生考虑是“肺癌”阻塞肺支气管,但在当地医院治疗的效果不是很理想。为了更好地进一步诊治,医生建议将患者送到上级医院治疗,医生在线答疑,于是家属拨打了钦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急诊电话,不久后,该院的救护车出诊将罗伯接到医院,收住在呼吸内科二区。
罗伯入院后,进行胸部ct检查显示为“左肺完全不张”,医生表示,患“左肺肿瘤”的可能性更大。此时,他的家属感到绝望了,考虑到他87岁的高龄,家属要求医生们不能做任何有风险的检查和治疗,只作一般的治疗处理,维持生命即可。
但呼吸内科二区医生团队并未因此而放弃,认真反复地分析罗伯的病情,仔细阅读他的胸部ct片,一直认为患者“肺肿瘤”的可能性很大,但却未能排除是异物阻塞或支气管结核所导致的肺不张,打算为他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以明确诊断,但做这个检查存在一定的风险,如呕吐、窒息甚至心跳呼吸停止等,罗伯87岁的年纪,风险更大!
罗伯的家属再三商讨,还是决定放弃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再次要求医生只作一般治疗即可。在反复看片、对比、分析,制定周密诊断方案,以应对患者可能出现的各种并发症,呼吸内科二区医生团队依然不放弃,再次将患者病情以及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必要性向家属说明,“罗伯左肺不张也许不是肺癌,只有做纤支镜检查才能确切地诊断病因!”医生们的坚持终于换来了患者家属的同意。
准备好各种抢救物品和检查所需的医院器械,为患者局部麻醉,铺无菌巾,2月23日,在呼吸内科二区的病房里,医生们为罗伯做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据了解,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存在风险的同时也要求操作者要胆大心细,整个过程动作要轻柔,不能急于求成,要做到循序渐进,轻巧、准确,不拖延时间,同时还要观察患者心跳、呼吸及其他反应。
呼吸内科二区的医生团队并未被面临的困难而止住脚步,只见科室主任许承琼副主任医师娴熟而又专注地拿着纤支镜缓缓地从患者鼻孔进镜,顺利进入患者左主支气管,看见一2×2cm的异物阻塞左主支气管,经异物钳将其钳取出来,但异物很脆、很滑,每次只能钳出一小块,经过半小时的努力,患者的异物取出了三分之一,但与此同时,患者的血氧在不断下降,,考虑患者会出现心跳呼吸骤停可能,许承琼停止了操作,打算择日再将余下异物取出。
后经病理证实罗伯气管内的异物为一植物组织,医生们排除了其肿瘤的诊断。此时,他的家属如释重负,仿佛从绝望中重拾了希望,他的儿子高兴地说,只要不是肺癌,爸爸就有救了!
2月25日,许承琼主任再次亲自为患者操作纤维支气管镜。局部麻醉、准备器械,纤支镜很快进入异物处,采用分次取出技术,先取出一部分异物,使患者左主支气管半通畅,有大量脓性分泌物涌出,经纤镜吸出后,异物清晰可见,再次经异物钳钳取,取出了约2×1.5cm异物,后罗伯呼吸困难的症状明确缓解了,呼吸内科的医生团队个个喜笑颜开,紧张的心情终于可以放松了!
此外,许承琼主任解释说,气管异物多由饮食不慎误吸入气管所导致,如果异物比较大,会阻塞气管,患者有可能短时间内窒息死亡,如果阻塞单侧支气管,可导致患者肺不张,阻塞性肺炎,反复发热等。
[责任编辑:yfs001]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周末坚守急诊岗位 年轻医生志愿服务千余小时
- :下一篇:手机看病走红 大连专家:重在导诊非诊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