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区未发现H7N9禽流感感染现象好医师网24小时在线答疑
本报讯 (记者 於徐阳) 近段时间,随着各地有群众感染H7N9禽流感、危贻、死亡数据的公布,“H7N9禽流感”这几个字早已被群众所熟知。
我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4月1日发布第一期H7N9舆情监测报告称,禽流感主要是指禽中流行的由流感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禽流感病毒可分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和无致病性禽流感病毒。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目前只发现H5和H7两种亚型。由于种属屏障,禽流感病毒只在偶然的情况可以感染人,既往确认感染人的禽流感病毒有
H5N1、H9N2、H7N2、H7N3、H7N7、H5N2、H10N7,症状表现各不相同,可以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结膜炎,甚至死亡。人感染高致病性H5N1禽流感病毒后常表现为高热等呼吸道症状,往往很快发展成肺炎,甚至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和全身器官衰竭,甚至死亡。
目前,我区积极进入H7N9禽流感防控“备战”状态,区卫生局发文要求,各医疗卫生系统要做好预检分诊,加强对发热门诊的监测,加强不明原因肺炎监测,医生在线答疑,注意疑似病例的发现(注重流行病学史)与报告、采样与送样工作。一旦发现异常现象及时对病人进行隔离处理,及时上报信息,以作进一步检测。同时,医院等实施“每日报告”制度,做好技术储备、应急准备、人员组织和培训,追踪疫情最新进展,随时进行疫情形势分析研判及传入风险评估,根据疫情演进和风险评估,及时制定和调整应对策略、预案和防控方案。
随后,记者从区畜牧兽医局了解到,该局已对辖区内的畜禽进行了全面监测,如发现异常现象将及时控制源头,上报至相关部门。
截至记者发稿时,我区未发现有H7N9禽流感感染现象。
专家提醒,一旦出现发热、咳嗽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尤其是出现高热、呼吸困难者,应及时就医。同时,清明踏青季,医生在线答疑,市民外出游玩时,一旦遇到不明野鸟不要近距离接触,最好不要食用野禽。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