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种死亡叫床上“溺亡” 游泳安全你真的都注意了吗?
上周五,朋友圈开始出现“床上‘溺亡’”的字眼,一个周末过去,转发迅猛之势锐不可挡,引起了各种恐慌和担忧:
“太可怕了!”
“第一次听说!真是知道的越多越胆小!”
“看得我都觉得有点呼吸困难了~一点反应都木有就是要睡觉~我会神经质的~”
“有那么夸张吗?小时候玩水谁没呛到过?看完报道怎么觉得俺们小时候都和死神擦肩而过似的?”
“没有什么紧急救治的措施么?没办法及时送医院怎么办?”
大夏天的,唯有西瓜和游泳不可辜负!
以此作为人生信条的小编君,看到这么严重的事情顿时坐不住了,拿出谷歌、维基、果壳、知乎等各种神器,还专门请教了急诊科医师,现在可以负责地告诉大家:这是谣言!是曲解了科学名词的谣言!
1.谣言是怎么说的?
悲剧
美国男孩泳池玩耍回家后在床上“溺亡”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的一位10岁小男孩,和妈妈一起在泳池玩了一天。两个人走路回到了家,小男孩洗了个澡,之后说很困,就去睡午觉……
1个小时后,妈妈看到小男孩完全变了样。于是开始一遍遍的叫小男孩的名字,可是男孩没有了任何反应。男孩的脸上被好似海绵一样的白色泡沫覆盖,在床上就这样溺死了。
关键词:“男孩游完泳1小时,在自家床上溺亡”、“干性溺水”、“喉头痉挛”
尽管听上去像是天方夜谭,但夺走男孩生命的正是被称为“干性溺水”的现象。由于吸入液体的刺激导致喉头部位产生痉挛,结果声门关闭,为防止肺部进水而出现窒息,导致活体进入缺氧状态。也就是说,吸入的水进入气管,为了不让肺部进水,嗓子眼就关闭了,于是导致无法呼吸。
虽然这类情况发生的概率很低,但这的确有可能在孩子身上发生。如果孩子游泳后,出现精神状态不好,拼命咳嗽,体温升高等异常表现,就要引起注意,及时送医院救治。
2.为什么说这是谣言?
既然“干性溺水”可能发生,而且孩子比成人更容易发生。那小编君为啥还要说这是谣言呢?
首先,原文对“干性溺水”的描述并不准确。
科学地讲,发生溺水后,根据进入呼吸道的液体多少可以分为湿性淹溺和干性淹溺两种情况:
(1)湿性淹溺:因为大量水灌入呼吸道,阻塞气道,引起窒息、昏迷,气道反射消失,水被动进入气道,加重窒息,很快出现呼吸、心跳停止。湿性淹溺中大量水充满呼吸道和肺泡。约占淹溺者的90%。
(2)干性淹溺:因为水的刺激出现喉痉挛,导致窒息,继而发生心脏停搏。呼吸道和肺泡很少或无水吸入,约占淹溺者的10%。
无论哪种情况,包括喉痉挛导致窒息,基本都会在几分钟内导致死亡,不太可能当时没事,回家1小时后出了大事。
那么有没有可能游泳后几小时出现严重问题的情况呢?
有可能,但不会像原文里那样悄无声息,一定会有发热、剧烈咳嗽等明显症状。
口说无凭,举例为证:
案例1:落水后发热昏睡幸亏母亲的直觉救命
艾米丽·托克斯沃德(Emily Toxward)带着三个5岁以下的孩子去社区游泳池游泳。艾米丽的小儿子、3岁的奥利弗(Oliver)在岸上玩耍时不慎跌入水中,艾米丽穿着衣服跳进去救起了他。
几个小时后,这位母亲发现情况不对劲了。当艾米丽哄奥利弗睡觉的时候,发现他有些行为异常且有些发热,奥利弗的体温一直在升高,且开始昏睡。凭着母亲的直觉,她认为儿子并不是普通的流感,于是匆忙地将其带往医院。X光显示奥利弗经历了干性溺水,如果不立即救治会致命。
原来,奥利弗掉入游泳池时,呛入了一些水,这些水在他上岸之后依旧停留在他的肺中。艾米丽这才知道,她真正将儿子从溺水中救出是在他掉下游泳池几个小时之后。
国内不久前也发生类似事情——
武昌6岁男孩离开泳池后险被淹死
7月初,家住武昌的6岁男孩龙龙和父亲在一家室内游泳馆游了1个多小时,晚饭时,父母发现龙龙精神萎靡并不停地咳嗽,体温也开始升高,于是立即将他送到武汉大学中南医院,经过检查后,龙龙被确诊为急性肺水肿。
原来,好医师网,龙龙在游泳时呛了几次水,这些水在他上岸之后依旧留在他的肺中,虽然当时在表面没有任何异常,但随着时间推移引发了急性肺水肿,出现嗓子干疼,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
从案例中可以看到,以上两种淹溺是在水里出现问题后马上就会有的情况。但是如果出现了溺水很快被救起,之后也可能会有叫做“继发性淹溺”的情况。
(3)继发性淹溺:淹溺后,大部分病人都有肺损伤,并可能继发肺水肿甚至呼吸窘迫综合症,也可能出现支气管炎或肺脓肿等。如果在溺水后24小时内死亡,就可以被定义为继发性溺死,约占淹溺者的1-2%。
继发性淹溺的人会出现剧烈咳嗽、胸痛、呼吸困难、极度疲倦的症状。
为什么一定会咳嗽呢?
很简单,因为液体被灌进气管和肺里了。就像你喝水不小心呛到气管里,立刻就会很剧烈地咳嗽起来,通过增加肺内的压力,把气道里的异物吹出去。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