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外科医生的“医者仁心”
资料照片
首席记者 谷雨 实习生 夏天舒
人物名片:
李钟 男,1967年5月出生,现为吴中人民医院胸外科主任、同时兼任大外科主任,从事心胸外科工作22年来,他完成肺癌、食管癌等各类胸外科手术2000余例。为了最大程度减轻病人的痛苦,减少手术疤痕带给患者的不便,他潜心研究了乳晕单孔技术治疗气胸、肺大泡等疾病,成为苏州地区开展乳晕单孔技术的第一人。他技艺精湛,视病人如亲人,他始终相信,只有心里装着病人,才能做成好医生,才能赢得病人的理解和尊重。
父母的熏陶,让他从小立志学医
李钟祖籍山东,出生在宁波,部队大院里长大的他,从小就深受家庭氛围的熏陶。他的父亲,是一名外科医生,曾做过援越医疗队负责人,母亲则是一名五官科医生。“在我很小的时候,家里就有许多医学书籍,有的还是解剖学,好医师网,医生在线答疑,没事时经常翻着看,学医的兴趣,就在那时被培养起来了。”李钟在家里三兄弟中排行最小,考大学时,听从了父母的建议,义无反顾地填报了医学专业。从浙江大学医学院毕业后,他进入金华市第一人民医院工作,成为一名胸外科医生。
如果说大学课堂只是纸上谈兵,那么工作后,李钟对医生职业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他发誓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心胸外科手术不但手术风险高,而且技术难度大,往往是一所医院的核心竞争力所在。”李钟说,当时一位老师的教导让他铭记至今:优秀的外科医生,不是靠手,而是靠心。
在外科工作五年后,医院领导见李钟肯钻研,人又勤奋,便安排了一个让他到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普外科进修一年的机会。在为期一年的学习中,他得到了更多锻炼机会,视野更加开阔了,知识面也更丰富了。此后,他先后到上海胸科医院、上海中山医院进修,师从高成新、秦元、赵强等心胸外科名家。一位老师曾教导他,“肉不是靠缝的,而是靠长的”,让李钟受益匪浅。正是从那时起,李钟对医学的兴趣被彻底激发出来,并且深刻意识到自己未知的东西太多了。
勤奋加钻研,他的医技日益精湛
李钟再回到工作岗位时,已经能开展心脏冠脉搭桥手术,独立进行全肺切除等手术。为了进一步提高医术水平,2002年,他转到上海的医院工作,其间还前往北大人民医院胸部微创中心深造。这一时期,李钟开始研究心胸微创手术,“乳晕单孔”技术成为他的“看家法宝”。
传统的开胸手术,会给病人留下二三十公分长的刀口,而微创手术,能大大减少病人的痛苦,也有利于术后恢复。李钟在一次次手术中积累经验,最后总结出乳晕单孔技术。谈起该手术,李钟介绍说,胸部微创内镜手术,一般都要在胸廓上打2、3个1-3厘米大小的孔,虽然创面比以往大大减小,但毕竟还会留下几处疤痕,影响病人身体的美观。如何将这种影响降至最小?他潜心研究出了“乳晕单孔”技术:只需要在患者胸部乳晕的位置上打一个孔,借助医用摄像头,让手术器械从小孔进入患者身体实施手术,这样拆线后,基本看不出疤痕。记者了解到,这样的“乳晕单孔”技术,目前在整个医疗领域也是鲜有研究!
2012年12月,在以投诉监督著称的寒山闻钟论坛上,罕见地出现了一则“感谢帖”。发帖者是一位病人家属,他的儿子在苏州求学。12月初的一天,这位家长突然接到儿子的电话,说自己因为胸腔积液合并气胸、疼痛难耐,已经住进医院。父母闻讯后千里迢迢赶到吴中人民医院,在听了胸外科医生的详细讲解后,他们悬着的心终于落下了。“最让我们感动的是做手术的医生们,他们不仅帮人解除病痛,更能站在病人的角度考虑问题,尽最大努力避免留下疤痕。”这位孩子家长说,儿子的气胸手术只留下一个2cm的创口,还是在乳晕内,如果不仔细看,根本发现不了,孩子游泳及其他生活都没有受到影响。所以,他是发自内心地感谢给儿子进行手术的李钟医生。
李钟对病人的认真负责,在医院也是出了名的。病人刚做完手术,他每天要去看望两三次,哪怕深夜接到病人家属的电话,也会毫无怨言地赶过去。他对患者,常常采用先治心、后治病的方法,术前悉心关照病人的生活,仔细询问病人病情,先消除病人对手术的恐惧。在工作中,如果遇到经济困难的患者,他会想方设法用质优价廉的药物及耗材,帮病人减少支出。有的患者一时交不起住院费,他还会主动垫付,等病人拿到医药报销费再还。
病人的口碑,是他一辈子的追求
“每个生命都值得尊重,外科医生职责就是救死扶伤,做任何事都要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凡是接触过李钟的病人都知道,李主任做事认真,对所有病人一视同仁。他的眼中没有大款、官员、百姓之分,他只有一条原则:生命高于一切。
在李钟看来,一名优秀的外科医生,要想尽办法减轻病人身体上的痛苦,并且减轻他们经济上的负担。为了这个目标,凡是他接治的病人,无论手术前、手术中,还是手术后,都会尽可能多地到他们床前,观察病情的细微变化。有一次,一位来自苏北大丰的老太太患有食道癌,在上海一大型医院进行了手术,然而,出院回家一个多月后,吻合口却没有长好,引发脓胸。家属陪同老人走访了各大医院,但因老人年事已高,再加上手术有难度,医院都不愿接收。后来,病人家属带着老人辗转来到了吴中人民医院,找到了胸外科主任李钟。李钟按照“充分的引流、充分的营养”的治疗原则进行治疗,三个月后,老人痊愈。出院前,老人和家属特意制作了一面锦旗,送到了胸外科诊疗室。
针对现实中医生被患者投诉的现象,李钟认为,这主要是个别医务人员的认识出现了问题。“面对每一位前来就诊的病人,要换个角度,假想他是自己的亲人,再思考怎么去治疗,怎样去用药。”李钟说,医务人员有没有尽心,病人和病人家属是最清楚的。让他印象深刻的一次经历,是一位病人肺气肿引发气胸,在接受肺减容手术后,出现了心肺功能衰竭的危险。他和其他医务人员连夜实施抢救,病人的心跳断断续续,这台手术从凌晨2点多一直做到清晨六点多,还是没能将老人抢救过来。当他走出手术室,把不幸告知病人家属时,病人家属悲伤之余,还不忘送上感谢:“李主任,谢谢你们,我知道你们都尽力了。”后来,病人家属还强忍悲痛,买来早饭给手术组的医务人员吃。李钟说,那一瞬间,他的心里也很感动,作为医务人员,他们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也换回了病人家属的理解和尊重。
李钟说,自己最有成就感的时刻,就是看到病人满脸愁容住进医院,经过自己一番救治,能把他们健健康康地送出医院。每到这时,他也会回到家里,让家人炒上几个小菜,喝上几口小酒,慰劳一下自己。
挽救病人生命,
最感欣慰和快乐的事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2013年助理医师实践技能病例分析试题(1)
- :下一篇:系统性硬皮病累及到内脏的症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