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烟会导致严重PM2.5污染 引发肺癌机率上升
新华社东京3月24日电 由日本癌症学会等18个学会组成的“推进禁烟学术网络”日前公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吸烟产生的烟雾中含有大量细颗粒物(PM2.5),严重污染可吸烟场所的室内空气。
PM2.5是飘浮在大气中的直径2.5微米以下的细小颗粒物,只有花粉的十分之一大小,容易被吸到肺部深处。除吸烟外,工厂烟尘、汽车尾气等也是PM2.5的主要来源,有可能引发哮喘和肺癌等。
推进禁烟学术网络成员、日本产业医科大学教授大和浩等人率领的研究小组在2012年调查横滨市内咖啡馆的吸烟区时发现,约20分钟内PM2.5平均值就可达每立方米空气约440微克,最高约800微克,已超过严重污染的程度。
吸烟导致肺癌已被广泛公认。但是,生活中却能遇到这样的情况:有人不吸烟却死于肺癌,有人整天吞云吐雾却也长寿;生活条件相仿的一对夫妇,不吸烟的妻子过早地死于肺癌,而长期吸烟的丈夫却乐享天年;有人吸烟期间没患肺癌,而戒烟后却患了肺癌。如此等等,弄得人们大为困惑。
不吸烟者为何也会死于肺癌吸烟虽然是肺癌的主要病因,但并非惟一病因。与其相关的因素至少还有:职业致癌因子、空气污染、电离辐射、饮食因素、病毒感染、真菌毒素、内分泌失调、家族遗传等。肺癌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吸烟不等于没有被动吸烟,不等于没有接触到其他的致癌因素。肺癌分为四类,其中最常见的鳞癌与吸烟关系最密切,患小细胞癌者多有吸烟史,不吸烟者的肺癌多为腺癌和大细胞癌。
综上所述:专家呼吁,室内应完全禁烟。
北京307医院CTC肿瘤中心提示:肺癌治疗选择DC-CIK生物免疫疗法
生物免疫治疗是继手术、放疗、化疗之后第四大新型治疗方法,是对传统治疗方法的有力补充。生物免疫治疗技术是利用树突状细胞(DC细胞)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细胞)两种细胞联合治疗肿瘤。生物免疫治疗具有强大的抗原提呈功能,能激活、调动人体的免疫反应,长时间监视、杀伤肿瘤细胞,防止肿瘤细胞转移和复发。CIK细胞能直接精确地杀伤肿瘤细胞,而不损伤任何正常组织。将DC和CIK细胞结合起来,培养双克隆免疫细胞,具备更强大的抗肿瘤特性,有效杀死癌细胞的肿瘤细胞免疫疗法,能清除体内不同部位的微小残留病灶,有效防止肿瘤复发与转移,DC细胞和CIK细胞的结合能产生“1+1>;2”的治疗实效,此外,联合手术、化疗和放疗综合治疗,能起到良好的临床疗效。
生物免疫治疗突破了传统治疗肿瘤“不彻底”、“易复发”、“副作用大”的三大瓶颈,治疗效果迅速,没有任何毒副作用。并且生物免疫治疗和手术治疗、化疗和放疗方法一起应用会有很强的互补作用。对病人受损的免疫系统能够起到恢复与重建的独特疗效:与手术治疗配合使用防止肿瘤的复发和转移;与化疗同用可以延长生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本文来自:北京307医院CTC)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肿瘤防治周——远离癌症 静享健康
- :下一篇:中国癌情告急:7到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