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癌情告急:7到8人中就有1人死于癌症
台海网4月7日讯 据中国新闻周刊报道 全国每6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到八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未来10年,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将继续攀升。从“癌症县”到“癌症村”,中国肿瘤发病的历史与地理坐标背后,是社会发展与生活方式数十年变迁带来的癌症高发态势。
50岁的魏矿荣皮肤白净,看上去要比实际年龄小很多。他在肿瘤登记岗位上度过了27年。日复一日工作的成果,在中国肿瘤统计数据中只占极小的一部分。进入2013年1月,在持续多日的大范围雾霾笼罩下,《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以下简称《年报》)对外发布:“全国每6分钟就有一人被确诊为癌症,每天有8550人成为癌症患者,每七到八人中就有一人死于癌症。”“全国癌症发病形势严峻,发病率与死亡率呈持续上升趋势,每年新发癌症病例约350万,因癌症死亡约250万。”伴随着对空气中弥漫的PM2.5的不安,这一连串灰色的数字令中国人对癌症的认知绷得更紧了。
全国肿瘤登记中心位于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一间狭促的房间里,中心副主任陈万青对《中国新闻周刊》记者说,这不是他们第一次发布这样的数据了。由于癌症患者日益增多,从2006年开始,这个中心就将原来每五年发布一次肿瘤登记数据,改为每年发布。按照国际惯例,肿瘤登记年报所公布的一般都是3~5年前的资料,因而,最新的数据实际上是从2009年全国104个肿瘤登记处上报的资料中选取出来的。今年这一次所引起的轰动,是他们自己也没想到的。
对于全国癌症统计的这些“大数据”,魏矿荣并不感到吃惊。起码,对于中山市的癌症发病情况他一直了如指掌。他为当地的癌症发病情况算过一笔账:2009年,中山市每天有8.34人被确诊为癌症患者,5.27人死于癌症。而在1970年,当地每天的癌症发病和死亡仅有0.78人。
癌症村的出现意味着什么?
今年2月,国家环保部印发了《化学品环境风险防控“十二五”规划》,其中明确表示,因受有毒化学品污染,个别地区出现‘癌症村’等严重的健康和社会问题。这被认为是承认存在“癌症村”现象的首次官方表态。事实上,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原副主任、协和医科大学教授杨功焕,在三年前所做的“淮河流域水污染与肿瘤的相关性评估研究”中,已经初步发现了淮河沿岸农村地区癌症发生与水污染的相关性。这可以看做是在学术上对“癌症村”现象迄今为止最为直接的解释。尽管如此,翻开300多页厚的《2012中国肿瘤登记年报》,并不能从这份来自官方的权威资料里找到任何有关“癌症村”的描述。
随着癌症发病情况的日益严重,2003年,卫生部发布《中国癌症预防与控制规划纲要(2004—2010)》,把加强肿瘤登记列入癌症预防控制的主要内容。自此,肿瘤登记工作开始全面受到重视。截至2012年,全国的肿瘤登记点达到222个,覆盖人口约两亿。
中国的情况则不容乐观。陈万青的预计和王宁不约而同,他说,“由于种种原因,未来10年,中国的癌症发病率与死亡率仍将继续攀升。预计到2020年,中国每年的癌症死亡总数将达300万左右,患病总数将达660万。”肿瘤登记是国际公认的癌症信息收集方法,陈万青说,由此建立起来的全人群癌症发病和死亡数据库,是国家实施癌症防控必不可少的家底。如果家底不清,相关方针、政策、措施、评价等都无从谈起。
癌症背后的深思—— 癌症面前我们如何做好防癌抗癌工作?
以下北京307医院CTC肿瘤专家介绍的生物免疫治疗肿瘤优势所在:
1、精确、靶向性、制导性杀灭肿瘤病灶,同时不伤害正常机体细胞,安全性高,副作用小。
2、有效清除手术、放化疗后残余的癌细胞及微小病灶,预防肿瘤的复发和转移。
3、可与放化疗联合使用,能降低放化疗的毒副作用感染率,提高放化疗的功效。
4、对于失去手术机会或已复发转移的晚期肿瘤患者,能迅速缓解其临床症状,延长生存期;大部分患者出现瘤体减小甚至消失或长期带瘤生存的治疗效果。
5、由于DC-CIK细胞具有免疫调节和体细胞修复作用,在治疗肿瘤的同时,大部分患者尤其是放化疗后的患者,可出现消化道症状减轻或消失,皮肤有光泽,黑斑淡化,静脉曲张消失,脱发停止甚至头发生长或白发变黑等“年轻化”表现,及精神状态或体力明显恢复等现象,从而提高肿瘤患者的生存质量,延长生存期。
生物免疫治疗主要是通过生物技术在标准的实验室内培养出要杀伤肿瘤的自体免疫细胞,回输体内,直接杀伤癌细胞,与传统的治疗方法不同,该疗法主要是调动人体的天然抗癌能力,恢复机体内环境的平衡。专家咨询热线:010-63806099 4006-120-307。
(本文来自:北京307医院CTC)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 :上一篇:吸烟会导致严重PM2.5污染 引发肺癌机率上升
- :下一篇:全国肿瘤防治周将掀起抗癌热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