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林:个体化用药的必然性
编者按:为什么说个体化用药是历史的必然?个体化用药的发展又会给患者、医生及社会带来怎样的效益?2012个体化用药前沿研讨会于11月15日在上海举行,会议间歇,生物谷通讯员就个体化用药的相关问题采访了贺林院士。
生物谷:贺院士,刚刚您在演讲中提到“个体化用药”是时代的声音,时代的脉搏,为什么说个体化用药具有一定的必然性呢?
贺林:长期药物治疗的实践是用同一种药治疗所有的患者,这样做的结果是对于有的病人有效,有的病人没有效果,个体间药物效应差别非常大,有时可达上百倍。以前医生用药不会考虑这些个体差异,那么就会导致药物对一些人没有效果,甚至产生毒副作用以致危及生命。据报道称,美国每年因用药差异约有10万人死亡,已经成为美国第4至第6位的死亡原因。因此,这些原因都构成了历史的必然。近年来,药物基因组学的产生和发展,使我们可以从基因水平研究药物反应的个体差异,找到不同病人用药反应不同的标记,进而可通过检测与分析这些标记确定患者属何种反应人群来选择疗效最佳的药物和确定最佳剂量,从而真正达到“用药个性化”的目的。这样就会使使临床用药更具针对性、高效性和安全性。
生物谷:您认为个体化用药的广泛开展对病人、医生、企业和社会各具有怎样的效应呢?
贺林:首先,个体化用药大大有利于患者,它可以使对患者的治疗更有效,副反应更低;同时避免了无效的治疗,节省了宝贵时间。其次,个体化用药也有利于医疗提供者,比如它可以使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在使药物更有针对性的同时,有利于改善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个体化药物开发亦大大有利于制药企业,它可降低研发成本,更快的得到审批;以前不少药物因为仅仅特异地某些病人有用,整体效应不好而不能得到审批,以致使得前期投入打水漂,通过捆绑遗传检测方案,这些药物可以重新上市,毕竟较小的市场大大好于无市场。个体化用药还有利于保险企业,它可以使得保险公司实现从以前的面向所有患者的支出到有针对性的少数人群的支出的转变,从而降低保险成本。总之个体化用药的广泛开展,对病人、医生、企业都会带来一定的效益。
生物谷:贺院士,结合你们自身谈谈我国在个体化用药方面的进展?
贺林:个体化治疗的应用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一些相对成熟的方案,如乳腺癌的HER-2检测和波立维、华法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个体化应用等正在逐步进入临床。但更多是处于基础研究阶段,在向临床转化方面仍有一定差距。另外,由于种群差异,国外批准的药物相关基因标记不一定完全适用于我国患者,相关标记需要在中国人群中进行单独研究并通过严格的临床实验,并在国内获批后才可应用于临床。结合我们自身来说,我们上海交通大学Bio-X一直致力于阐明中国人群中个体化用药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去年,我们Bio-X作为中国唯一一家单位加入了国际药物不良事件联盟(iSAEC),与ISAEC一道合作开展中国人群的药物不良反应研究,这将大大促进我国个体化用药的发展。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细胞治疗技术研究具有重要医学价值
- :下一篇:自体免疫细胞相关规范有望今年出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