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岁男童误将玉佩吞入胃中
扬州网讯 (实习生 孙蒙 通讯员 苏宣 记者 宋体佳)几天前,一个5岁的男孩不慎将一元硬币吞入胃中,好在送诊及时,硬币最终被医生通过手术取了出来。无独有偶,再往前推几天,另一名7岁的男童,玩耍时不慎将随身佩戴的玉器吞入腹中,也幸而施救及时,并未酿成严重后果。翻看苏北医院消化内科手术记录,从去年初到现在,短短一年多时间里,已经有266名患者因误吞物品做了手术。骨头、枣核甚至是假牙、打火机、牙刷,都成了被吞入物品。
【案例】
5岁宝宝不慎误吞硬币
今年5岁的乐乐(化名),常常将一些钱币等小巧的物品放在嘴里。几天前,他独自玩耍时,不知怎么的竟将含在口中的一元硬币吞入腹中。据介绍,吞下硬币后,乐乐连连作呕引起家人的注意。得知孩子吞下硬币后,一家人都吓坏了,赶紧将孩子送往医院。
昨天下午,苏北医院消化科主治医生朱振为记者调出了乐乐的诊疗记录。根据图片资料,记者看到,那枚硬币正卡在乐乐食道中。朱振告诉记者,乐乐被送到医院时,硬币已近乎滑入胃部。经过检查发现,由于乐乐年龄较小,胃肠道较为窄小,硬币不可能随消化道排出体外,最后,只好通过手术取出异物,将硬币从乐乐腹中夹取出来。
7岁男童误将玉佩吞入胃中
而据医院诊疗记录显示,在此前不久,另一名7男童乔乔(化名),因误将随身佩戴的玉器吞入胃中,刚在消化科做了手术。据了解,出生后不久,,家人就在乔乔脖子上挂了一枚环状玉佩,前段时间,玉佩的挂链突然断了,乔乔就将其含在口中耍玩。没想到的是,就在他和小伙伴打闹的时候,光滑的玉佩顺着食道滑进了乔乔的胃里。
从消化科留存的影像资料中,记者看到,滑入乔乔胃中的环状玉佩稍大于一元硬币。被送到医院后,医生对乔乔进行了诊断,和乐乐的情况一样,乔乔胃里的玉佩远大于其自身的消化通道,没办法自主排出,只好通过手术取物。据朱振介绍,由于玉佩太光滑,传统的手术设备没法顺利将其夹出,尝试好几次都滑开了。就在大家束手无策的时候,一个医生想出了妙招,先用手术导丝从玉佩中间的孔洞中穿入,然后再将其收回头,最后慢慢拖动导丝将玉佩取出。
【数据】
1年半时间,266人因误吞异物在消化科做了手术
采访中,朱振为记者调出了去年以来的记录档案,记者发现,自2012年1月到目前,记录在案的,就已经有266名误吞异物的市民做了异物取出手术。这还仅仅是食道、胃部等上消化道异物手术的患者,直肠等下消化道并不包含在内。
从记录中看,吞下异物的人群年龄较为分散,最大的85岁,最小的只有2岁多。“这个都是做了异物取出手术的,还有一些不太严重的,我们检查后发现异物可以自行排出的,都没有手术。”朱振称,若算上一些并未手术的患者,误吞异物者的数量还会多出不少。
就连牙刷、打火机都成了误吞对象
记者发现,在所有病例中,鸡鱼骨头以及桃核最容易被误吞。此外,对于一些年老的市民来说,假牙竟成了误吞误食的头号“杀手”。
“不小心吞下鸡鱼骨头的人太多了,有好些都没有进行手术。”朱振告诉记者,尤其在春节、中秋等传统假日,前来就诊的病人络绎不绝,“不小心把假牙吞下去的,也经常遇到。”
据朱振介绍,牙签、易拉罐拉环甚至是打火机、牙刷等,都有人吞食过,“有人把牙签放在杯子里,忘记了,然后一喝水喝进了肚子里。”
【提醒】
硬币、玉佩等都可能成孩子身上的“定时炸弹”
“小孩子误吞硬币的最多。”朱振向记者介绍,从临床接诊情况来看,硬币是最容易被低龄儿童吞食的物品,究其原因,不少孩子都把硬币当玩具,还有些孩子总喜欢把小玩物放进嘴里。
朱振介绍说,好医师网,除了硬币外,玉佩、吊坠等随身戴的小饰品也容易被儿童误吞。“最好少给孩子佩戴这些饰品。”朱振提醒说,这些物品佩戴在孩子身上,极有可能变身“凶器”,严重的甚至危及孩子生命。
专家支招
误吞东西怎么办?
●鸡鱼骨头卡喉,喝醋吃饭团不可取。
●误吞小东西喝麻油或许有效。
●误吞物品边缘尖锐锋利,须及时就诊。
责任编辑:刘燕
相关阅读: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朱智宇:将肠
- :下一篇:女子购宠物猪饲养被骗 猪三年长至127公斤最好的在线医师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