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上加霜:乳糜泻患者非酒精性脂肪肝风险大
乳糜泻是指对摄入的含麦麸食物产生过度免疫应答的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与急慢性肝病均相关,尤其是免疫性肝病。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是欧美国家儿童和成人慢性肝病的最常见病因,是一种与胰岛素抵抗和遗传易感性密切相关的代谢应激性肝脏损伤。
目前为止,乳糜泻病人患NAFLD的风险是否会增加还不得而知。为此,,来自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的Reilly教授等开展了一项人群为基础的队列研究,成果发表于近期的Journal of Hepatology杂志。
研究共纳入26816例乳糜泻患者,医生在线答疑,以及130051位正常参照组人员,对比两组间的NAFLD发病率。排除标准包括:乳糜泻诊断前已有任何肝病;曾诊断过酒精相关性疾病。
统计分析后发现,乳糜泻诊断的中位年龄是28岁,其中42.8%为儿童,中位随访期是10年。乳糜泻患者中NAFLD诊断的中位年龄是51岁,参照组中NAFLD诊断的中位年龄是55岁。
经过246559人·年的随访,53例乳糜泻患者诊断为NAFLD(21/10万人·年)。在参照组中,经过1488413人·年的随访,共诊断85例NAFLD(6/10万人·年)。
乳糜泻诊断以后的最初5年,NAFLD的风险增加4.2倍。最初1年内,NAFLD诊断的风险最大(HR=13.3),且该风险显著增高可持续至乳糜泻诊断15年后(HR=2.5)。先前诊断为NAFLD的患者,往后诊断乳糜泻的风险也会增加。
Reilly教授探讨了乳糜泻病人易患NAFLD的原因:1、乳糜泻患者细胞处于应激状态,可能会诱发NAFLD发病;2、乳糜泻和NAFLD患者均存在肠道渗透性增加;3、小肠细菌生长过度可能会改变肠道渗透性,其同时见于乳糜泻患者和NAFLD患者;4、TNF-α促使内毒素产生,导致乳糜泻患者肠道细胞损伤,也可导致非酒精性脂肪性肝损伤。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gij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应酬饮酒肝病接踵而来 酒前酒后教你如何保健
- :下一篇:肝腹水中期能治好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