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第六届)干细胞技术临床应用论坛
主任医师、教授
重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
研究领域和科研资金: 擅长消化系肿瘤的诊断与治疗、内镜治疗以及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的放射介入诊断及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的基础研究与临床诊治。“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终末期肝病”获得校级医疗成果奖II级甲等。 共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及重庆市基金共5项,资助金额共计66万。
主要荣誉和学术任职: 现任中华医学会消化病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分会ERCP学组委员、中华医学会肝病分会酒精肝与脂肪肝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市消化疾病专委会主任委员、全军消化内科专委会委员、中华医学会重庆市肝病专委会委员,获全军育才“银奖”,“1135”第二层次人才。任《中华肝脏病杂志》、《第三军医大学学报》、《解放军医学》、《实用肝脏病杂志》、《重庆医学》等杂志编委。主编专著《诊断学试题集》、《野战内科急救学》。 代表著作 近5年来在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论文5篇。主编专著《诊断学试题集》、《野战内科急救学》。
研究员
中科院上海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1997年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生物系,2003年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生命科学院取得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获中科院院长奖和中科院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2003年至2008年于奥地利维也纳分子病理学研究所(IMP)从事博士后研究,博士后期间获享有盛名的EMBO长期奖学金和居里夫人奖学金。2008年底引进回国,在上海生科院生化与细胞所担任研究员、研究组长、博士生导师。为中科院"百人计划"(2014年终期优秀)和上海市"浦江人才"获得者(2013年终期优秀),2012 年获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支持,2014年入选上海市优秀学术带头人计划。回国后,以通讯或共同通讯作者身份,在Nature, Nature Cell Biology, Cell Stem Cell等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原创论文5篇,综述3篇,共被引用251次。申请国内专利3项(授权1项);申请国际PCT 2项,美国专利1项。由于其出色的成就,得到了多项奖励,包括中国青年科技奖(2011),明治生命科学杰出奖(2012)和药明康德生命化学学者奖(2013)等。惠利健博士已培养博士毕业生3名,并获得中科院优秀研究生导师奖(2011)。
教授
第二军医大学
理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第二军医大学细胞生物学教研室主任、干细胞与医学研究中心主任和转基因动物研究室主任。国家“十五”、“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教材《医学细胞生物学》的主编。毕业于复旦大学,获遗传学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是美国Roswell Park肿瘤研究所的博士后,曾任美国Yale大学免疫学系副研究员。有中华医学会细胞生物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全国科管会细胞科技应用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全军转化医学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等学术兼职,是《World Journal of Stem Cells》、《Journal of Single-Cell Biology》及《Islets》等国际学术杂志的编委。科研兴趣是肝干细胞的生物医学问题,研究成果发表于《Stem Cells》、《JBC》及《Cell Stem Cell》等国际学术刊物,有1篇研究论文入选首届“中国百篇最具影响优秀国际学术论文”(2007年)。
主任医师、教授
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
博士,主任医师,教授,北京协和医学院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导师。最后学历是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内科学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为中华医学会医学工程学会干细胞工程专业委员会委员。自1991年研究生毕业后一直在中国医学科学院血液病医院工作,从事干细胞的应用研究;血栓血管性疾病、糖尿病和风湿类疾病等的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工作。在国际上首次临床成功应用并报告了自体血液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血管疾病。承担或参加有关干细胞研究的科研基金项目多项,包括天津市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2013年、2008年)、国家 863计划 ( 2011年)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发表论文50余篇,包括在Diabetes Care、 Cytotherapy和Thromb Haemost等刊物发表的 SCI收录论文6篇。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等省部级以上奖项4项。
研究员
健康科学研究所 分子发育生物学研究室主任,健康科学中心研究员。1983年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获得医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科大学/中国医学科学院基础医学研究所,获得医学博士学位。1988年至1999年分别在美国北德克萨斯大学医学中心和美国西南医学中心从事科研和教学工作。
其间,应用分子生物学的手段研究肿瘤基因发病机理,以酵母双杂交,基因剔除等方法研究蛋白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基因的生物功能;并用药理和分子生物学手段研究肾上腺素能受体,对与α2受体偶联的第二信使系统如腺苷酸环化酶,蛋白激酶C及Ca2+浓度进行了研究。在SCI收录的国际期刊发表了多篇论文。 1999年加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发育生物实验室,从事哺乳类动物胚胎发育早期调控分子机制的研究。2001年进入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和中科院生科院共同组建的健康科学中心,任发育生物学课题组组长。
主要研究方向:(1)胚胎干细胞自我更新的分子调控机制研究;(2)建立人的胚胎干细胞系并实现无滋养层培养并向神经细胞的定向诱导分化研究。获中科院生科院百人计划,,中科院知识创新工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上海市科委、教委科研项目等资助。担任国家“973”项目子课题负责人。
教授
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
现任同济大学学术委员会委员、生物学学科专业委员会主任、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党总支书记、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1998年毕业于兰州大学获博士学位,其后赴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院和法国巴黎第七大学访问学习,2002年回国加入中国科学院生化细胞所裴钢院士实验室,从事博士后研究。1998年至2006年,先后在兰州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2006年被聘任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研究员。2009年起任同济大学生命科学与技术学院特聘教授。中国细胞生物学会医学细胞生物学会理事,中国解剖学会医学发育生物学分会理事。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第十三、十四届生命科学部评审专家,中组部、教育部、科技部以及上海、北京等省市相关领域的评审专家。 1998年以来,主持多项国家基金委、科技部、教育部和上海市等多项科研项目,在Cell、Nature、Nat Immunol、PNAS、Cell Res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发表SCI论文60余篇,SCI他引1000余次。2006年获得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资助;2009年获得上海市自然科学一等奖和上海市科技领军人才;2010年获教育部自然科学一等奖,国家科技部“干细胞研究”重大科研计划首席科学家;2011年获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市教育系统首届十大“科研新星”,教育部创新团队带头人,当选上海市杨浦区第十五届人大代表;2012年获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同济大学医学与生命科学学部“我心目中的好导师”。2013年获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
研究员
中科院上海生科院生物化学与细胞生物学研究所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 :上一篇:西洋参可以煲汤吗?材料有哪些?
- :下一篇:第十三届广西青年科技奖获奖者事迹介绍(三)(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