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期】吸烟是胰腺癌公认高危因素好医师网
倪泉兴教授建议先外科后内科尽早诊疗
在4月26日举行的新民健康大讲堂上介绍了胰腺癌的病理、现状和危害程度之后,倪泉兴教授回到了本次讲座的主题“预防肿瘤,我们一起行动”,向市民们介绍了胰腺癌的致病因素、高危人群、防治方法和看病技巧等,并回答了市民的提问。
■哪些因素会引起胰腺癌?
临床研究发现,胰腺癌的致病因素很复杂,有内源性的(遗传因素)和外源性(环境、饮食等因素)。在切入正题之前,倪泉兴教授介绍了几则亲身经历的事例:“有一家父子三人,大儿子得了胰腺癌住院开刀,父亲一直来陪伴,出院后父亲心想我也检查一下,结果发现也是胰腺癌,后来父亲住院开刀,小儿子来陪,出院时小儿子也检查发现患有胰腺癌。还有一对母女,母亲和女儿都有胰腺癌。姊妹兄弟一同发病的概率也比较高,因此,有胰腺癌发病史的家庭要特别引起重视。”
1.吸烟是唯一公认的胰腺癌高危因素
吸烟是唯一被公认的胰腺癌发病高危因素。国外大量前瞻性研究和病例对照研究表明,吸烟的胰腺癌患者与非吸烟者死亡的危险比在1.6-3.1:1;实验研究已经证明,烟叶中的致癌物质可以引起胰管上皮的癌变。
倪泉兴教授大声疾呼:“已经抽烟的赶快戒烟,不抽烟的千万别到烟雾缭绕的棋牌室去打牌,二手烟和一手烟一样有害!”
2.多吃蔬菜水果,少吃四条腿的红肉
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和美国癌症研究所总结了饮食与胰腺癌关系,认为富含红肉(猪、牛、羊肉)、高脂肪和高能量的食物可能增加致胰腺癌的危险性,而通过摄入富含蔬菜、水果的饮食可预防33%-50%的胰腺癌发病率。
3.有家族史者大大超过无家族史者
胰腺癌的发病在有家族史者是无家族史者的3-13倍,据报道,家族中有1人发病其他家庭成员患胰腺癌的风险是一般人群的4倍,如2个人发病则升至12倍,3个人发病竟高达40倍。倪教授碰到过多起母女、父子、兄弟姐妹、祖孙三代的胰腺癌家族,正对此加强研究。
4.反复发作慢性胰腺疾病有癌变倾向
反复发作慢性胰腺炎、胰管结石或结石性胰腺炎具有癌变倾向,可以认为是一种癌前期病变。应注意原发病的治疗,做到密切随访。8年前,倪泉兴教授为一名病人切除了胰管结石,好医师网,8年后该病人又患上了胰腺癌,因此,慢性胰腺疾病也应当引起重视。
5.糖尿病患者胰腺癌几率是正常人2倍
研究发现,糖尿病患者患胰腺癌的几率是正常人群的2倍。胰腺癌患者的糖尿病发病率也几乎是正常人群的2倍。因此,没有糖尿病家族史的病人突然发现患糖尿病时,一定要认真筛查胰腺癌。
6.良性肿瘤也可以恶变为胰腺癌
和其他器官一样,胰腺也有许多良性肿瘤。例如浆液或粘液性囊腺瘤、实性假乳头状瘤、导管内粘液性乳头状瘤等,其中也可以恶变为胰腺癌,好医师网,尤其是粘液性囊腺瘤和导管内粘液性乳头状瘤。
7.口腔疾病应及时治疗
有研究表明,龋齿和其他口腔炎性病变、细菌孳生也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病。
8.其他因素也应引起重视
患有家族性腺瘤息肉病者、良性病变行远端胃大部切除者、胆道疾病、胆囊手术切除、幽门螺杆菌阳性者也会增加胰腺癌的发病危险。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乙肝易被误诊为5种疾病 如何预防乙肝不徒劳?好医师网
- :下一篇:夏天7类人不能吃冰淇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