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保胆治疗是“一切了之”?
Doctor益如是说:
硬质胆囊镜
取石后胆囊
网篮取石
“患了胆结石,疼痛难忍,去医院切了胆囊吧?”对于外科手术来说,切胆囊是很简单的手术,但是胆囊毕竟是人体十分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并非可有可无、“一切了之”这么简单。切掉胆囊会带来很多副作用,如消化不良、腹泻、胆汁反流性胃炎等。本期Doctor益为您邀请专家说说治疗方式的利弊与选择。
本期受访专家简介
李明宏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大外科行政副主任,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教授。江苏省中医药学会中医外科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江苏省中西医结合学会外治法委员、江苏省医疗事故技术暨医疗损害鉴定专家库成员、南京市医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擅长肝胆疾病、胃肠肿瘤、2型糖尿病及甲状腺疾病的手术治疗及腹腔镜微创手术,近年来,在省内率先开展腹腔镜微创保胆取石手术。先后主持了多项国家及省市级课题,曾获江苏省卫生厅新技术引进二等奖和南京市科技进步三等奖。专家门诊:每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胆囊内为什么会长结石——
综合原因“偏爱”女性
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普外科李明宏主任说,胆囊结石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任何影响胆固醇与胆汁酸浓度比例改变,或者造成胆汁淤滞的因素,都能导致结石形成。现在越来越多人高脂、高胆固醇饮食,以及不吃早餐、暴饮暴食的不规律饮食模式,增加了患上胆囊结石的风险。
1、代谢因素
正常胆液中,含有胆盐、卵磷脂、胆固醇等,这些物质成一定比例在胆囊内运作,起到消化功能。当其中的某个物质比例发生改变,就会出问题,形成结石。
2、胆系感染
从结石核心中出现许多菌类、微生物,当融合在一起,死亡时,易产生结晶逐渐变成结石。还会由于胆囊炎的原因,菌落、脱落上皮细胞等可称为结石核心,随着其他物质的掺杂,逐渐变成结石。
3、元素的缺乏
由于某些元素的缺乏,导致身体机能出现问题,是胆汁淤积,造成胆固醇结晶,逐渐成为结石。
值得提醒的是,这是一种非常“偏爱”女性的疾病。女性患者多于男性,而且在40岁后更随着年龄增长而增高。除了肥胖、饮食的因素外,女性体内激素水平的变化也成为结石高发的危险因素,比如女性在妊娠期间就很容易患上胆结石,这就与其体内激素水平变化有关。
胆结石的早期症状——
常被误以为胃病
李明宏主任介绍早期胆结石的症状:
1、无症状。较大的结石活动较少不易引起胆囊的梗阻,可长期不发生症状,病人无任何不适感觉,医生在线答疑,仅在B超体检时发现。也有部分病人表现为慢性胆囊炎的症状,如饭后上腹饱胀或隐痛。平时有上腹不适及嗳气等消化不良症,易误认为是胃病。有时感右上腹及肝区隐痛,多为持续性,同时出现一些胃肠道症状,可被误认为是肝炎。建议患者应定期做B超及其他的常规检查,及时的采取治疗。
2、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胰腺炎。较小的结石易活动,可通过胆囊管下降至胆总管内。当结石进入胆总管后可以引起急性化脓性胆管炎,急性或慢性胰腺炎及缩窄性乳头炎等相应的症状。当检查发现患有胆结石,不要认为小结石不用管了,其实小结石如果不及时的排出的话可引起急性或慢性胰腺炎。
3、典型的胆绞痛。当结石嵌顿在胆囊颈部或胆囊管时,则会出现典型的胆绞痛。患者会突然感觉到右上腹绞痛,呈阵发性加剧,同时向右肩或胸背部放射,伴有恶心及呕吐。发病原因多与饮食、吃油腻的食物、劳累及精神因素有关。在发病早期可以没有发冷及发热的症状。
认识误区——
胆囊“只是储存袋可有可无”
“一直以来,人们包括许多医生在内,都对胆囊功能的了解并不十分彻底,也不重视。认为胆囊只是一个储存胆汁的囊袋,可有可无。长了点结石,长了点息肉,为了给患者解除痛苦,防止以后恶变,直接就把胆囊给切了。”李明宏主任说,实际上这是胆道外科的最大误区。胆囊是人体不可缺少和替代的重要消化和免疫器官。
但是,随着行“切除胆囊”的患者人数日益增加,渐渐发现,胆囊切除后带来了很多问题。主要包括:术中胆管损伤、血管损伤、内脏损伤和术后远期的消化功能紊乱等。远期并发症常见的有餐后(特别是脂餐)腹泻、腹胀、上腹部闷胀、消化异常和功能减弱、返流性食管炎、返流性胃炎、胆总管代偿性扩张;其次,胆总管结石明显增多,右半结肠癌的发生率也有所增加等。
去年中秋节晚上,35岁的王女士上腹部突然剧烈疼痛,确诊为胆囊结石急性发作,切除了胆囊。一年过去了,拉肚子令她苦不堪言,只要哪餐多吃了点肉,肚子就胀得难受,会连续拉肚子。
李明宏介绍,王女士这样切除了胆囊的人,大部分在半年后可逐渐恢复消化功能,但由于进餐时缺少胆囊内的富余胆汁相助,切胆后易发生消化不良、腹胀、腹泻等反应;此外,90%的胆结石是胆固醇性结石,胆囊切除前,浓缩过的胆汁对胆固醇的溶解度较高,胆囊切除后,未经浓缩的胆汁对胆固醇的溶解能力降低,这样就容易继发胆管结石。
此外,从肝内排出的胆汁无处存放,直接流入肠道,成为患肠癌的因素之一。据统计,胆囊切除的人患结肠癌几率较普通人大大增高。
传统保胆手术的局限——
难清除,易复发
既然胆囊是重要的消化器官和免疫器官,那么为什么医学界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胆囊手术仍旧是一切了之呢?李明宏主任解释,其实这是技术上的无奈。“以前技术有限,有手术指征的胆囊结石症病人只有接受切除胆囊做‘无胆人’这一种选择,现在,新技术可以使得医生在保胆的前提下,取出结石,从而避免‘无胆’所带来的种种后遗症,但是传统的保胆取石手术也有技术局限。”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急性胰管积脓引起腹痛、发热 1 例
- :下一篇:胃肠专家提醒血糖突然升高要排除胰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