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昭通发生6.5级地震相关法律解读
目前,抗震救灾工作已逐步转入灾民的临时安置和伤员救治阶段。为防止疫情发生,保证受灾群众的卫生健康,在临时住所生活期间,对饮食起居应有必须注意的地方。以下的经验之谈,可作为应具备的常识:
如何正确解决饮水问题?
强烈地震后,城市自来水系统遭到严重破坏,供水中断,城乡水井井壁坍塌,井管断裂或错开、淤砂,地表水受粪便、污水以及腐烂尸体严重污染,供水极为困难,有时不得不饮用河水、塘水、沟水和游泳池水以及雨水。能否解决群众供水问题足关系震后能否控制大疫的一个关键问题。解决供水问题首先要找到水源,其次是进行水质检验,确定能否饮用,第三是对不适饮用的水进行洁治,第四是采用合适的供水方式。
如何寻找水源?
根据震前了解的当地水源分布,并通过现场调查,寻找水量充分、水质良好、便于保护的水源。震后一切水源都可能受污染,因此对所有水源都要重新检验,确定可否饮用。选定的水源要加强防护,清除周围50米以内的厕所、粪坑、垃圾堆以及尸体等污染源,建立水源保护制度,设岗哨看管,防止坏人投毒。
如何对饮用水进行净化和消毒?
(1)混水澄清法:用明矾。硫酸铝、硫酸铁或聚合氯化铝作混凝剂,适量加入混水中,用棍棒搅动,待出现絮状物后静置沉淀,水即澄清。没有上述混凝剂时,可就地取材,把仙人掌、仙人球、量天尺、木芙蓉、锦葵、马齿苋、刺蓬、榆树、木棉树皮捣烂加入混水中,也有助凝作用。
(2)饮水消毒法:煮沸消毒效果可靠,方法简便易行。也可用漂白粉等卤素制剂消毒饮用水。按水的污染程度,每升水加1—3毫克氯,15—30分钟后即可饮用。为验证氯素消毒效果,加氯30分钟后应做水中剩余氯测定,一般每升水中还剩有0.3毫克氧时,才能认为消毒效果可靠。个人饮水每升加净水锭两片或2%碘酒5滴,振摇两分钟,放置10分钟即可饮用。
如何保护水源?
水井要建井台,挖排水沟。由当地居民中的骨干分子管理周围清洁卫生。取水要用公用水桶。禁止在井旁洗脏物和喂饮牲畜。由防疫人员定时消毒。
同时,积极修复自来水系统和水井,必要时打临时浅水井。
如何防止食物中毒?
(1)派专人对救灾食品的贮存、运输和分发进行卫生监督。救灾食品不得与汽油、杀虫剂、毒鼠剂以及其他毒物—起贮存,不得用同一车辆运输。食品仓库和堆放食品的地点要干燥、通风,清洁。发放食品时要派卫生防疫人员把关,对生霉、腐败、浸水和被污染的食品以及膨胀、漏气与严重锈蚀的罐头,禁止发放食用。
(2)对挖掘出的食品进行检验和质量鉴定。对从冷冻库内挖出的肉类食品要经卫生检验队检验,,明显腐败变质者深埋,轻度腐败者炼工业油;未腐败者经高温处理可供食用。对砸死的牲畜除经兽医人员检验确定可食者外,一律作深埋处理。
(3)恢复工作的食堂、饭店要有防蝇设备,要保证供应的食品清洁卫生,要创造条件对食具做到用后洗净,消毒。饭菜要烧熟、煮透,现做现吃。严禁出售腐败变质食物和病死的禽、畜肉。饮食服务人员身体要健康,至少无传染病,
(4)加强饮食卫生知识的宣传敦育。要求人人不喝未经消毒的生水,不吃腐败变质和不洁食物。
为什么要大力杀灭蚊蝇?
震后由于厕所、粪池被震坏,下水管道断裂,污水溢出以及大批尸体腐烂,加之卫生防疫管理工作一时瘫痪,可以形成大量蚊蝇孽生地,在短时内繁殖大批蚁蝇,威胁群众安全,必须采取一切有效措施,大力杀灭蚊蝇。
如何做好尸体处理中的卫生防护工作?
地震后,暴露散落的人畜尸体很快腐烂,散发尸臭,污染环境,对灾区人民的身心健康是一种严重威胁。处理尸体是抗震救灾的当务之急。为保障处理尸体工作的安全,必须做好卫生防护工作。
(1)尸体的消毒、除臭。尸体挖埋作业小组要配备消毒人员,消毒人员要紧跟作业人员边挖边喷洒高浓度漂白粉、三合二乳剂或除臭剂。将尸体移开后,对现场要再次喷洒除臭。要将尸体用衣服、被褥包严,装入塑料袋内将口扎紧,防止尸臭逸散,并尽快装车运走。要先在运尸车厢底部垫一层砂土,或垫塑料布,防止尸液污染车厢。要有计划地选择远离(5千米)城镇和水源的地点深埋。在农村,要使用指定的牛车、架子车等。
(2)挖掘、搬运和掩埋尸体作业人员,要合理分组,采取多组轮换作业,防止过度疲劳,缩短接触尸臭时间。
(3)尸体挖埋作业人员要戴防毒口罩,穿工作服,扎橡皮围裙,戴厚橡皮手套,穿高腰胶靴,扎紧裤脚、袖口,防止吸入尸臭中毒和尸液刺激损伤皮肤。
(4)挖埋尸体人员作业完毕,先在距生活区50米左右的消毒站脱下工作服,围裙和胶靴,由消毒人员消毒除臭,把橡皮手套放入消毒缸内浸泡消毒。双手用3%来苏液浸泡消毒,再用酒精棉球擦手,最后用清水、肥皂洗净,有条件时淋浴或擦澡。进宿舍后换穿清洁衣服。对运尸车和挖埋尸体工具,要停放在消毒站,由消毒人员用高浓度漂白粉精、三合二乳剂或除臭剂消毒除臭。
(5)要把开水送到作业人员口中,防止污染饮用水和水碗。挖埋作业人员应在特设的临时食堂就餐。
如何搞好临时环境卫生?
震后管好粪便是群众生活中的突出问题。卫生防疫人员要指导居民选择合适地点,利用就便材料,建应急公共厕所,要求做到坑深(1.5米深)、口窄(0.5米宽)、加盖,四周挖排水沟,外围草帘。建临时垃圾坑及污水坑。要定期喷洒杀虫剂。发动群众建立震区卫生公约,并教育群众自觉遵守。
如何做好灾后防暑?
炎热夏季居民需在防震棚上遮荫,加强棚内空气对流,中午在防震棚周围洒水降温等,预防中暑。
如何防治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流行极快的烈性传染病。经呼吸道吸入或经消化道食入,通过黏膜和皮肤接触,都会被感染。它不易治愈,死亡率高,鼠疫的主要症状是突发高热,伴有急性淋巴结肿大、淋巴结剧烈疼痛、咳嗽、咳血痰、意识障碍等。发现死者鼠,应立即向所在地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如人体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淋巴结肿大。疼痛、咳嗽、咳血痰等症状,应立即到医院就诊。一旦确诊,立即将病人隔离。
由专业人员对病人用过、接触过的物品及房间进行消毒。
专家提示:
(1)接触过鼠疫病人者应主动向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报告;
(2)立即采取统一的灭鼠、灭蚤行动;
(3)发生疫情,须服从当地政府,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指挥;
(4)严禁无关人员进入疫区。
如何防治霍乱?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营口2016年度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鉴定开始
- :下一篇:GEN:一张图解读丙肝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