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心”声,拒绝冠心病好医师网24小时在线答疑
在我国,每年大约有260万人死于心脑血管疾病,死亡人数位列世界第二;且每年有50万新发的心脏病人;心脏病的80%是由冠心病及其并发症引起;在过去15年里,我国35岁至44岁年龄组患冠心病的人数增长了150%,其主要原因是忽视了预防。 ——看了以上的资料,你是否感到心“悸”,冠心病说不定已经潜伏于你的身体还不自知?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周日是“世界心脏日”,嘉兴市第一医院心血管内科主任唐关敏主任医师提醒:纠正认识误区,正确防治冠心病。 误区一:心电图正常就没有冠心病 心电图检查是体检的常规项目。很多人拿到报告单后,一看“心电图正常”就把它与“心脏正常”划上了等号。当然,这是错误的。 唐主任介绍,就冠心病而言,没有症状发作时的心电图可能是正常或基本正常的。这是因为人在安静状态下时,心肌的代谢速度比较慢,即使患者有70%的冠状动脉内腔发生了狭窄,其心肌的血氧供应与需求仍能维持平衡,所以他们在做常规心电图检查时不会发现有明显的心肌缺血改变。另外还有一些人,虽然因为出现了胸痛而怀疑自己患有冠心病,但当他们来到医院后其胸痛的症状已经缓解了,所以他们的心电图检查结果也可能是正常的。所以说做心电图检查结果正常的人不一定就没有冠心病。 在临床上,想要确诊病人是否患有冠心病,可进一步做动态心电图、运动试验心电图、冠状动脉CT、冠脉造影等检查来甄别。 误区二:冠心病没有症状就问题不大 不少见诸报道的青壮年冠心病猝死病例,通常发病前没有预兆、来势汹汹来不及抢救。其凶险性警示人们,无症状的冠心病更容易被忽视,这类患者发生心源性猝死的危险更大。 唐主任说,冠心病在临床上分为隐匿型、心绞痛型、心肌梗死型、心力衰竭型(缺血性心肌病)、猝死型五个类型。其中最常见的是心绞痛型,最严重的是心肌梗死和猝死型,而最容易被人忽视的是隐匿型。 无症状型冠心病一般见于高龄病人或糖尿病人,前者无症状是由于痛阈升高和侧支循环较好;后者无症状则是因神经受损。而有的中年男士健康体检时发现心电图有明显的心肌缺血表现,而本人无心脏病史,也从无心悸、胸痛等症状,这种情况就是隐匿型冠心病。中年人既非高龄,又没有糖尿病,得了冠心病为何不一定出现症状呢?唐主任说,这主要和冠脉血管病变尚能代偿机体所需有关,从而掩盖了冠心病的发病真相,一旦失去代偿就会出现症状,严重者可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 因此,无症状的冠心病患者更应重视自我保健,必须戒烟酒,并接受正规治疗。 误区三:冠心病装支架就没有后患了 随着现代医学技术的进步,冠心病发展到严重程度可以通过一种微创的心脏导管介入术——置入支架来治疗,使狭窄的冠状动脉血流畅通,从而解除心肌缺血。 有些病人却有一种糊涂的概念,以为冠心病只要放置了支架,那就安全无虞、万事大吉了,仍照样吸烟喝酒,保持不良的生活习惯。唐主任说,这是严重错误的。病人置入支架后,心肌供血得到恢复,医生在线答疑,心绞痛症状解除,防止了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疾病发展得到控制。但支架不是万能的,并不能解决引起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因此,置入支架后,患者仍需配合药物治疗,,降低血脂,控制血压、血糖,并且完全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才能从根本上防治冠心病的再发作。
- :上一篇:冠心病药物治疗要选对时间最好的在线医师网站
- :下一篇:消除牙周炎不能降低冠心病危险性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