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冠心病怎么判断?
在门诊,我们经常遇到有些老年人,一旦出现胸闷、胸痛、心慌、心悸等不适,便认为自己得了冠心病,反复求医问药,严重者甚至诱发焦虑、抑郁。实际上,胸闷、胸痛、心慌等症状并非心脏病所特有,其他全身疾病,如贫血、胸膜炎等也会引起类似症状、即便上述症状确实为心脏疾病所致,但心脏病的类型很多,治疗方法更不相同,不能一律归因于冠心病。
我们来看这样两个例子:某病人,56岁,平素身体状况良好,很好出现不适症状。近2周来,一旦走路较快便感觉胸部闷痛,心电图检查正常,但医生还是劝他住院。冠状脉造影发现一支主要的冠状动脉狭窄大90%,被确诊为冠心病,当时就做了冠状动脉扩张术并安置了支架,病痛得以接触。另有一病人,52岁女性,时常出现胸闷、憋气,心电图有轻度“ST-T”改变,3年前被诊断为冠心病,一直服药治疗,但未见好转。不久前,该病人做了冠脉CTA检查,未发现任何异常,摘掉了冠心病帽子。之后虽然未再服药,但症状明显缓解,心情也比以前好多了。
一旦出现胸闷、心悸等症状,怎么才能知道是不是冠心病所致呢?
老年人冠心病“帽子”别乱戴!——初判冠心病,把握两原则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好医师网,是指因冠状动脉狭窄、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而引起的心肌结构和功能改变。临床上分为隐匿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猝死五个类型。最常见的类型是心绞痛,最严重的心肌梗死和猝死。
【1】判断症状是否相符
心绞痛是冠心病的主要临床症状,心绞痛发作时的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缓解方式等特点和伴随症状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
心绞痛的典型表现为体力活动增加、精神刺激和受寒等心脏负担加重时,出现胸部正中或偏左侧压迫窒息感、闷胀或隐痛,疼痛常放射至左肩、左臂前内侧直至小指与无名指,可伴或不伴有出汗、呼吸、短促、焦虑、心悸、恶心或头晕等。症状一般持续1-5分钟,偶有长达15分钟,休息后可自行缓解,或在舌下含服硝酸甘油,数分钟内即可消失。
心肌梗死是冠心病的危急症,通常多有心绞痛发作频繁和加重的基础。临床表现为突出胸骨后或心前区剧痛,向左肩、左臂或他处放射,且疼痛持续半小时以上,医生在线答疑,常伴有气急、头晕、恶心、多汗等,经休息和含服硝酸甘油后不能缓解。
值得注意的是,部分冠心病人没有典型症状,尤其是老年人,有时仅表现为胃部不适、恶心、头晕或牙痛、肩臂痛等,极易漏诊或误诊。因此,老年人一旦怀疑自己患有冠心病,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详细描述不适的部位、性质、诱因、持续时间及缓解因素等,以便获得正确的诊断及治疗。
【2】看是否具有高危因素
冠心病的基础是动脉粥样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年龄,以及肥胖、缺少运动、遗传等。具有这些危险因素者容易患冠心病。如果一个危险因素都么有,则罹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小。就年龄来说,大多数冠心病发生于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值得一提的是,女性绝经期前由于雌激素的保护作用,患冠心病的可能性较小。
中老年人定期参加体检,观察冠心病的早期症状,心脏体检项目有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心肌酶、心脏彩超,都是健康检查项目,无辐射、无创伤,可以监测心脏的活动情况,血流情况等。您可以选择北京民众体检中心进行专业检查,为您每次检查保留健康档案,更是有检后健康管理,即使是您已经生病,也会定期对您做提醒,您可以随时电话咨询健康专家,为您解答生活中的疑问。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 :上一篇:冠心病吃什么中药效果好?
- :下一篇:北京市政务门户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