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有“型”先分清 精准医疗“慢”管理
目前,肺癌已成为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大病种,据了解,每年有60万的新发肺癌病例,其中超过60%一经发现就已失去手术机会。
根据我国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提供的第三次全国人口死因调查的数字显示,中国肺癌死亡率在过去的30年增加了465%;肺癌在城市居民癌症死亡中居首位。我国肺癌发病率持续上升,如何预防及规范治疗肺癌,成为亟需关注的话题。
每年的11月17日是“国际肺癌日”。为了推进肺癌防治工作,今年青岛大学附属医院肿瘤科举行了大型肺癌防治讲座及义诊活动,青医附院肿瘤科的于壮主任医师、刘希光主任医师、刘华敏主任医师、李红梅副主任医师,向青岛市民普及肺癌疾病知识和诊断治疗方法,呼吁大家关注肺癌防治,了解最新的肺癌治疗方法,帮助肺癌患者树立抗癌信心和勇气。
随着近些年来肿瘤分子诊断的发展及靶向药物的广泛应用,癌症治疗也开始进入精准医学时代。临床实践表明,晚期肺癌患者如果按照其肺癌类型进行有针对性的靶向药物治疗,是可以获得长期生存的。对于相当一部分病人来说,肺癌已不再是“绝症”,而可以被定义为像糖尿病、冠心病一样的“慢性病”。
青医附院肿瘤科主任医师于壮教授表示,目前肺癌发病率逐年递增,病理分型常见为非小细胞肺癌和小细胞肺癌。80%-85%为非小细胞肺癌,约70%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就诊时已为中晚期。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强调综合治疗,有靶向治疗、化疗、放疗、生物免疫治疗、中医中药治疗等多种手段,使患者生存时间大大延长,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使肺癌变成了可治可控的慢性病。通过基因检测明确基因突变类型,找到针对不同分型肺癌给予靶向治疗,使患者临床获益更大。
青医附院肿瘤科主任医师刘希光教授说:“目前常见的肺癌致病基因有EGFR突变、ALK基因融合、ROS1基因融合等,对于诊断为晚期肺癌的患者,,一定要找到导致癌变的驱动基因,在诊断的同时常规进行EGFR、ALK等基因检测。EGFR突变可采用厄洛替尼和吉非替尼等靶向药物治疗;而今年1月1日纳入青岛大病医疗救助范围的克唑替尼是首个也是唯一用于治疗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一线标准靶向治疗药物。”
由于靶向药物费用普遍较高,高昂的治疗费用令不少患者家庭难以承受。为了帮助青岛癌症患者能够接受完整的治疗,青岛市政府走在了国内众多城市的前列,一直在探索政府、药企、患者三方共同承担费用的大病医疗救助制度,将一些价格昂贵的抗癌药物纳入医保,让更多患者有机会用到这些高疗效药物,获得生存的希望。
青岛市社会保险事业局社会保险合作发展处魏鹏处长表示,青岛市自2012年起将首批特药纳入青岛市大病医疗救助范围以来,这3年里不断推进,将更多药品纳入救助范围。截至目前,已有五种肺癌靶向药物纳入青岛大病医疗救助范围。以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为例,原本患者使用ALK阳性非小细胞肺癌的靶向药物一年需支付的费用超过15万元。现在有了青岛市大病医疗救助政策,患者自己需支付的费用不足5万元,好医师网,这大大减轻了青岛市肺癌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有效减少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现象。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罗荣城:肿瘤医学迎来生物免疫治疗新时代
- :下一篇:50%肝癌由肝炎导致 早期肝癌治好生存率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