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肿瘤医院成功完成省内首例3D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
河南健康网:屏幕上的器官似乎触手可及,伴随着超声刀的“呲呲”声,肠系膜层层分离,不时散开的烟好像会打在脸上,让人忍不住伸手去挡……这样的3D效果,可不是在电影院,8月16日上午,在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手术室内,医生们戴上“墨镜”,历时3个小时,成功为患者实施了3D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并清扫淋巴结。
据了解,这是目前河南省内首次运用3D高清腹腔镜系统开展的第一例较为复杂的直肠癌根治术,填补了河南省在该领域的国内空白,开创了我省微创外科的先河。
直肠癌发病率高、低龄化趋势明显
这名34岁的女性患者,因大便带血多时到医院就诊,经过检查被诊断为直肠癌。但因盆腔空间狭小,肿瘤离肛门处较近,保肛难度大。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消化道肿瘤发病率的第二位,直肠癌预后较好,如果能早期发现及时手术,大部病人可以治愈。因便中带血的早期症状与痔疮极为相似,所以90%以上的直肠癌病例在初期被误诊为痔疮,也正因此,我国大多数直肠癌患者发现病情较晚,以中晚期居多,这样总的手术切除率约60%左右。
目前,西方人的结直肠癌发病率很高,但与之相比,我国的直肠癌比结肠癌发病率高,其中,需要进行保留肛门功能的低位直肠癌约占直肠癌的65%-75%,,30岁以下的青年人直肠癌比例高,低龄化趋势明显。
对于远端低位(病灶接近肛门)的直肠癌患者而言,通过手术既要根治肿瘤,又要保留正常排便功能、肛门节制功能以及保留泌尿生殖功能,对医生的挑战性更大。而且,与结肠癌相比,直肠癌的盆腔局部复发风险要大得多,而盆腔复发者往往预后不良。
3D腹腔镜让医生变身“孙悟空”
经过再三协商,考虑到患者有意愿进行微创手术,普外科主任医师李智决定,为其进行3D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并清扫淋巴结。
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李智介绍,与常规腹腔镜相比,3D 高清腹腔镜手术的优势在于还原了真实视觉中的三维立体手术视野,呈现立体效果,腔镜下空间、方向、角度等都能非常准确地判断,医生得以精准地完成各种复杂的手术操作。
同时,与常规腹腔镜的放大效果相比,3D系统的4~6倍的放大作用,更是给了医生一个更加清晰的“放大镜”,帮助医生最大限度地减少意外损伤血管、神经的风险,使医生分离血管、肠壁乃至操纵体内吻合时更加得心应手,也有助于更为干净地清扫淋巴。
“在3D 腹腔镜的协助下,医生就就像钻进铁扇公主肚子里的孙悟空,能够“身临其境”地观察到精细的血管结构,以及这些结构里的血管搏动,并帮助医生更快速地识别,让医生的外科操作变得更加精准。”河南省肿瘤医院普外科主任医师李智说。
最终,手术历时约3小时,手术视野清晰,术中出血少,损伤小,好医师网,术后患者恢复快。
微创手术为外科发展主方向
近年来,外科发展的主要朝向是腹腔镜微创手术。腹腔镜技术利用电子和光学设备,通过小孔就可以完成复杂的手术,无须开刀,具有并发症少、安全、康复快的特点,大大减少了患者的创伤,可以说是外科手术的一场革命。
而3D腹腔镜技术在国内医院的登陆,对已经熟练运用2D技术进行外科手术的中国医生而言,将步入一个完全还原肉眼感受的立体手术时代。在未来1到2年内,3D腔镜手术也将应用于更多的临床手术中。
目前,河南省肿瘤医院在新病房综合楼的手术室里设立了10间独立的一体化腔镜手术室和12间数字化手术室,不仅可以完成腹腔镜、胸腔镜和肝胆外科等精细化微创手术的需求,更实现了远程进行手术直播或专家远程会诊功能。
(责任编辑:曹蒙蒙)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