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大丰持续惠民50万农户喝上放心水
居民收入稳定增长,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就业状况全面改善,社保体系日趋完善……“十二五”期间,我区在经济发展量质齐升的同时,坚持以增进民生幸福为价值取向,努力让群众在共建共享中持续提升幸福感、获得感。
实事工程,叩开民生幸福大门
房屋变漂亮了,道路更平坦了,看病更方便了,就业门路更宽了……“惊喜”总是接踵而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品尝着一种甜蜜的真实:生活在大丰,是一件幸福的事!
这一切,源于我区民生改善工作的不断推进。在加快经济发展的同时,我区以发展成果人民共享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改善民生、为民解困,让广大人民切身感受到民生改善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
拧开自家的水龙头,洁净的自来水喷涌而出,喝上一口,清冽甘甜,白驹镇窑港村村民刘洪喜说,没通自来水之前,村里每家每户都在水井里打水,且不说不方便,水质也不好,常年喝那样的水,心里觉得不踏实。“现在放心了,这水都是从城里的水厂过来的,卫生得很。”
让50万农村群众喝上“放心水”的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是我区大力实施民生工程的“大手笔”。自2010年起,我区将城乡供水一体化工程列为为民办实事头号工程,累计投入6.6亿元,建设覆盖城乡的供水体系,完成镇与镇和村与村环网工程、实施南片43个村村级管网改造工程、完成城乡供水信息化系统工程、基本建立镇村供水运营管理制度,我区成功获评全国安全饮用水示范市。
幸福工程挨个数,民生亮点连连看。“十二五”期间,每年年初,我区都会明确提出要着力实施十大民生实事工程,使群众更多、更好地享受改革发展成果,好医师网,提升人民的幸福指数。村庄环境整治、农村路桥建设、基层现代医疗卫生体系推进、校车安全工程实施、城市公共自行车服务系统建设等一项项民生工程,不仅叩开了群众幸福之门,也见证了我区改善民生迈出的坚实步伐。
民生保障,护航百姓幸福生活
“没有房子,很犯难,现在住上了廉租房,去了一块心病!”去年,下岗职工李忠义搬进了我区最大的保障性住房小区——新东苑小区。在那里,他拥有两室一厅50多平方米的住房,水、电等配套齐全,装潢到位,月租金不到80元。
“花小钱、看大病,好政策、惠百姓,都是医疗保险救了我的命。”大中镇建业社区的陆善兰逢人便说。原来,她曾经患上卵巢癌,并做了切除手术,除去医疗报销费用,她自付医疗费6.38万元,家庭负担不堪承受。如果在以前,陆善兰最多只能得到1.5万元的救助补偿,但在我区实施医疗救助“动态”封顶线后,她得到2万多元的救助金。而这一医疗救助“动态”封顶线制度,属全国首创……
以人为本,擎起“民生保障”鲜亮标杆。“十二五”以来,我区将居家养老服务全覆盖纳入政府办实事工程,建成3A级居家养老服务中心14个,2A级居家养老服务站33个,为城乡老年人提供助餐、助洁、助浴、助医、助行、助购服务。与此同时,我区不断完善城乡低保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基本实现动态管理下的应保尽保,截至目前,城乡低保对象17203人,城乡低保标准分别提高到每人每月450元、430元。
随着经济社会加快发展,市民享受的“惠民成果”也越来越多。据了解,我区社保基金可持续发展能力进一步增强,企业离退休人员人均待遇2117元/月,比“十一五”期末增长了84.7%。城乡居保基础养老金达到115元/月,继续保持苏北各县(市、区)最高,比“十一五”期末增长了92%。职工医保支付限额提高到30万元,居民医保支付限额提高到20万元,职工医保和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达到87.5%和72.3%。“十二五”期间,城镇累计新增就业12.22万人,,累计帮助企业招工9.56万人次,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率85.9%,比“十一五”期末增长10.8%。
社会管理,筑牢和谐幸福根基
社会管理是构筑和谐幸福的根基。“十二五”期间,我区在社会管理创新上不遗余力,为群众幸福书写了一个又一个“闪光点”。而网格化管理,就是其中一大亮点。
小网格筑就大平安,小服务彰显大和谐。今年4月3日,大中镇沿河社区居民束小燕到社区办理准生证,工作人员核实材料盖章后告诉她,等计生部门批准后,将电话通知她领证。整个过程,用时不过5分钟。“没想到办个证这么简单。”束小燕感叹道。“原有的行政管理职能基本都归属市直和镇相关部门,现在又让社会服务职能全部下沉到社区。”大中镇综治办负责人朱永祥说,这种全新、具体的管理模式,让服务更贴近民心,社会也更加和谐。
人民幸福是社会管理创新的逻辑起点,而创新社会管理的根本在于解决最迫切最现实的民生问题。我区深入推进法治大丰、平安大丰建设,以优异成绩通过省技防城验收,连续3年被评为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县(市)、连续9年获评省平安县(市),公众安全感连续多年位居全省前列。同时,创新窗口式服务和社会化管理模式,市、镇两级社会治理服务中心投入运行。并积极推行“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管理模式,社区网格化管理实现全覆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进一步健全,积极开展“三解三促一加强”、“进村入户”、“金桥行动”等活动,深入开展“四项排查”,各类矛盾纠纷得到有效化解……
5年来,我区社会管理不断创新,一个又一个民生幸福的“方程式”得到破解,基本实现了社会矛盾联调、治安问题联抓、社会管理联创、便民实事联办的联动工作格局,基本做到了“小事不出社区,大事不出街道”,老百姓的满意度与幸福感不断攀升。(邹进)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女性吃啥能够保养子宫 保养子宫不能少的营养
- :下一篇:网上盛传喝豆浆易得乳腺癌 专家辟谣:并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