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治疗,好医师网食管癌应该如何治疗
食管癌治疗前的注意事项
预防食管癌的发生无疑是控制食管癌的最根本措施,根据食管癌发生发展的多阶段性,即启动、促进、演进阶段,从病因学、发病学和临床医学演进的观点出发,预防食管癌的发生发展分为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即病因学预防,是降低食管癌发病率的根本途径,与流行病学研究和病因学研究的进展密切相关,这是最理想的方法,但困难很大,目前还很难全面开展。
(1)改变喜食霉变食物的习惯:目前已有充分证据说明食用霉变食物特别是酸菜、霉窝窝头和鱼露是食管癌发病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应大力宣传这类食品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使群众少吃或不吃,同时鼓励种植蔬菜和水果,以增加鲜菜和水果的摄入,补充维生素C。霉变的食物,一方面产生霉菌毒素或代谢产物,一方面促进亚硝胺的内合成,好医师网,是导致食管癌的主要病因,多吃新鲜蔬菜或补充维生素C可阻断体内亚硝胺的合成,可使胃内亚硝胺含量降低,从而降低了胃内亚硝胺的暴露水平。另外林县的营养预防试验发现,补充核黄素和烟酸能降低食管癌的发病率15%。同时也应积极研究科学的酸菜制作和保存方法,以满足当地居民世代以来养成的传统饮食习惯。
改变不良饮食习惯,不吃霉变食物,少吃或不吃酸菜。改良水质,减少饮水中亚硝酸盐含量。推广微量元素肥料,纠正土壤缺钼等微量元素状况。应用中西药物和维生素B2治疗食管上皮增生,以阻断癌变过程。积极治疗食管炎、食管白斑、贲门失弛缓症、食管憩室等与食管癌发生相关的疾病。易感人群监视,普及防癌知识,提高防癌意识。
(2)粮食的防霉:霉变的粮食含有多种致癌的毒素,因此积极开展粮食的防霉去毒工作非常重要,特别是应宣传家庭储粮的防霉的重要性。一般粮食的含水量在13%以下可达到防霉的要求,一旦发现粮食已经霉变,应采取勤晒,食用时挑拣,多次清洗并加碱处理,可有效减少霉菌毒素的摄入。
(3)加强饮用水的卫生管理:现已发现食管癌高发区水中的亚硝胺含量明显高于低发区。因此搞好环境卫生,防止水源污染十分重要,逐渐减少饮用沟塘水的地区,推广土自来水。对食用的沟塘水也应进行漂白粉消毒,好医师网,可明显降低水中亚硝胺含量和杀灭其他传染病菌。
(4)遗传致病因素的预防:食管癌具有较普遍的家族聚集现象,表明有食管癌家族史的患癌易感性确实存在,应加强同代人群的监测工作。患者为男性,就加强男性监测,特别是49岁前的人群,患者是女性,加强女性监测,特别是50~69岁的人群,并且应把3代人中发生过2例或2例以上食管癌死亡的家庭,当作危险家庭,对这些家庭中40~69岁的成员当作风险人群,定期体检,提供预防性药物或维生素,劝导改变生活习惯等,对降低食管癌发病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二级预防
对于食管癌,当前要完全做到一级预防是不可能的。由于食管癌的发生、发展时间较长,如能做到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并予以及时治疗,特别是阻断癌前病变的继续发展,是当前现实可行的肿瘤预防方法。
(1)普查:将高发区年龄在35岁以上,有食管癌家族史,或存在食管上皮增生的患者定为高危人群,予以重点监测,并且对食管癌高发区35岁以上居民尽量予以普查。普查以食管拉网细胞学检查为主,发现可疑患者,应尽快进行内镜检查,以达到早期诊断的目的。对食管癌的早期表现,如“吞咽不适感”应使高发区广大人群所熟知,可提早患者的就诊时间,以便早日诊断和治疗。
(2)癌前病变的药物预防:食管癌的癌前病变主要指食管上皮重度增生,用抗癌乙Ⅲ片(山豆根、败酱草、白藓皮、黄药子、夏枯草、草河车六味药组成的抗癌乙片内加2mg 5-氟尿嘧啶)、抗癌乙片和太洛龙治疗食管上皮重度增生,未治疗组癌变率为7.4%;治疗组癌变率:抗癌乙Ⅲ组为2.5%,抗癌乙片组为1.4%,太洛龙组为2.3%,均较未治疗组有显著差异且恢复正常者亦多于未治疗组。
中国科学院1983年起,在食管癌高发区河南林县河顺乡和安阳县磊口乡,进行食管癌前病变的阻断性治疗研究。通过食管细胞学普查,检出食管上皮重增患者2531人,随机分为三组,分别服用抗癌乙片、维胺酯和安慰剂。检出轻增3393人,随机分为二组,分别服用核黄素和安慰剂。3年和5年内患者的服药率在90%以上,服药3年和5年后,进行了食管细胞学复查,结果证明。抗癌乙片使食管重增的癌变率下降了52.2%,达到了预定的目标。维胺酯和核黄素也显示有一定的阻断作用,分别使食管重增和轻增的癌变率下降37.3%和22.2%,并发现适当提高维胺酯的服用剂量,可明显提高其防癌作用。核黄素服用5年后,使食管轻增的癌变率下降34.8%,比服药3年后轻增的抑制率22.2%,增加56.8%,说明核黄素服用愈久,抑制轻增癌变的作用愈明显。实验所用抗癌乙片是由六味中药制成,是我国独有、价格低易于推广。维甲类化合物是目前根据最充分和最有希望的一类肿瘤预防药。维胺酯作用强,毒性低,有很好的预防效果。核黄素是人体必需的维生素,如能进一步确证其防癌效果,则具有深远意义。
食管癌西医治疗方法
食管癌的治疗包括外科治疗、放射和药物治疗以及手术加放射或药物综合治疗。提高食管癌的治疗效果,最关键的措施在于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食管癌治疗方案的选择要根据病史、病变部位,肿瘤扩展的范围及病人全身情况来决定。
手术治疗
1、手术适应证:全身情况良好,各主要脏器功能能耐受手术;无远处转移;局部病变估计有可能切除;无顽固胸背疼痛;无声嘶及刺激性咳嗽。
2、手术禁忌证:肿瘤明显外侵,有穿人邻近脏器征象和远处转移;有严重心肺功能不全,不能承受手术者;恶病质。
3、手术切除可能性估计:病变越早,切除率越高;髓质型及蕈伞型切除率较缩窄型及溃疡型高;下段食管癌切除率高,中段次之,上段较低;病变周围有软组织块影较无软组织块影切除率低;食管轴有改变者较无改变者低。这些因素综合分析,对术前肿瘤切除可能性判断有较大帮助。
4、食管癌切除:常用的手术方式有非开胸及开胸食管癌切除术两大类。
非开胸食管切除术包括:
① 食管内翻拔脱术,主要适用下咽及颈段食管癌;
② 食管钝性分离切除术,可用于胸内各段食管癌,肿瘤无明显外侵的病例;
③ 颈胸骨部分劈开切口,用于主动脉弓下缘以上的上胸段食管癌。这几种术式在切除肿瘤及食管后,采用胃或结肠经食管床上提至颈部与食管或咽部吻合。这类手术具有创伤小,刘心肺功能影响小等优点,但不能行纵隔淋巴结清扫。
开胸手术主要有:
① 左胸后外侧切l:适用于中、下段食管癌;
② 右胸前外侧切El,适用于中、上段食管癌,肿瘤切除后,经腹将胃经剑管裂孔提至右胸与食管吻合,食管切除长度至少应距肿瘤边缘5-7cm;
③ 若病变部位偏高,为臊证食管足够切除长度,可行颈部切l3,胃送至颈部与食管吻合,即右胸、上腹及颈三切口,目I前对中段以上的食管癌多主张采用三切1:3方法。应同时行淋巴结清扫。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