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港文化中心年迎客25万人次 沙龙每周免费开放
滨海高新网讯 “我们空港的文化大餐多得吃不完!自从有了文化中心,参加各类活动忙得我整天都闲不住,有时喜欢的活动被安排在同一时间,不得不忍痛割爱放弃一项。”在空港经济区远洋新干线小区居住了6年的杨世玲一说起空港文化中心的活动和中心的工作人员,如数家珍。
这位3年前身患食道癌、做过食道切除术又经历一年放化疗治疗的64岁老人既是空港文化中心各类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也是一位志愿者。她告诉记者,“参加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真能起到”疗伤’的作用!我参加朗诵、合唱团等活动和进行志愿服务过程中认识了特别多的人,他们给了我很多关心和鼓励,让我能快乐生活。”
在澳大利亚悉尼居住过3年的杨世玲原来生活在北宁公园附近,回国后在空港经济区工作的儿子带她和老伴到空港参观,她一下子就被空港经济区干净优雅的环境吸引了,“这和悉尼差不多啊!”爱上这里的杨世玲和老伴卖了市里的房子,成了空港经济区的居民。刚住在这里头几年没什么文化活动,突然查出的癌症又给了她当头一棒,“刚开始,我也傻了,家人朋友都特别担心我。后来我觉得不能消沉下去,必须配合治疗。”杨世玲告诉记者。
自从空港文化中心运营后,喜欢朗诵、唱歌、摄影,钟情写作、电影的杨世玲成了这里的常客。参加沙龙、听听讲座、学学发声、写写诗歌、看看电影,加上在自己社区里的健身、唱歌等活动,从周一到周五,每天上午杨世玲都有事干。“下午是阅读时间,我每个月至少从文化中心的阅览室借两本书,所以下午在家看书雷打不动!”到了周六、周日,杨世玲更是给自己排满音乐会、沙龙、合唱演出、写作课等。
空港文化中心阅览室刚开放时,很多报纸等着上架,工作人员忙不过来,杨世玲和其他志愿者就帮忙把报纸分类上架。“工作人员都怕累着我。其实我觉得能做点志愿服务非常开心。”暑假期间,文化中心为学生们举行了丰富多彩的活动,杨世玲经常帮助维持场内秩序,看顾小孩子。“有些调皮的小孩子一散场就跑上舞台,家长喊不住,我一说就特别听话。每次活动结束后,又累又开心。”杨世玲乐呵呵地说。10年前杨世玲的右腿膝盖做了置换手术,腿上至今还留着近20厘米长的疤痕。但是,只要能参与志愿服务,她就觉得自己的内心更充实了。
“现在我每月复查一次,各项指标都正常!空港有了自贸区,我立刻叫上老伴去逛了一圈,这里的变化越来越大,为什么不开心生活!”杨世玲悄悄地告诉记者,今年7月,她还签下了捐献眼角膜协议。“我的生活已经很幸福了,所以真心希望为更多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身后能让更多人看到这个世界的美好。”
,医生在线答疑 (责任编辑:好医师网)- :上一篇:男人喝酒如何不伤身?选择下酒菜四宜四不宜
- :下一篇:我国介入专家首获欧洲杰出贡献奖